字词 | 天启崇祯两朝遗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启崇祯两朝遗诗 天启崇祯两朝遗诗诗歌总集。清陈济生辑。今存初集八卷,续集二卷。录存明末天启、崇祯两朝遗诗(也有少量崇祯以后之作),凡三百零七人。末附作者小传,间亦有传无诗或有诗无传。编选者“以人为重”, “以节义为主”,将明季正人义士反对阉逆、抵抗清军视为“节义”,予以表彰,故于清顺治间刊行后不久即遭厉禁,流传绝少。有1958年中华书局影印本,末附陈乃乾《启祯两朝遗诗考》一卷。 ☚ 明诗别裁集 明遗民诗 ☛ 天启崇祯两朝遗诗 天启崇祯两朝遗诗明末诗总集。亦名《两朝遗诗》、《启祯诗录》。初集八卷、续集二卷。清陈济生编纂。陈济生字皇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时师事黄道周、刘宗周,传其学,以荫官太仆丞,明亡后,奉母隐居,著述甚多,卒年四十七,门人私谥节孝先生。明清易代之际,因清入侵者的野蛮残暴,汉族人民反抗的强烈,民族主义文学也出现了空前的高潮,许多诗人本身就是抗清志士。另外,天启朝宦官魏忠贤当政,政治黑暗腐败,在野的东林党人与阉党作坚决斗争,此书辑录的启、祯两朝遗诗大部分是抗清、反阉宦的作品。共录诗人三百零七人,末附小传,亦间有有诗无传、或有传无诗者。“是选以人为重,以节义为主”,“录其人,因以存其诗也”。它继钱谦益《列朝诗集》之后,补其未备,反映了明末的正义斗争。书中诗章及诗人经历不仅感人至深,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书刻于顺治十六年(1659)(分两次刻成,初编刻于十二年),后遭“奸人告讦,因干厉禁”。康熙初莱州黄培诗案发,顾炎武等即为是书牵连入狱。诗案发作后,无人敢收藏,故流传绝少。本世纪初上海发现一残本,经陈乃乾抄补,才较完善,后又发现常熟赵氏旧山楼藏本,内容各有不同。中华书局于1958年参补二本而影印出版,后附陈乃乾《启祯两朝遗诗考》。 ☚ 列朝诗集 明诗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