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碗饭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碗饭运动 1939年美国医药援华会首倡“一碗饭运动”,在美国人民和华侨中筹措捐款,以购买药物和医疗设备,支援中国抗日战争。 1941年5月初保卫中国同盟成立“一碗饭运动”委员会,宋庆龄任名誉主席,香港立法局华人首席议员罗文锦律师为主席,保盟名誉秘书、香港医务总监司徒永觉夫人塞尔温·克拉克任副主席。5月下旬得到港九酒楼、茶室、茶居、西菜、饭店五行业商会的热烈响应。7月1日在香港英京酒家举行开幕式,在港中外人士150余人出席,其中有英军驻港陆军总司令贾乃锡少将、海军司令哥连臣、辅政司史美夫人、医务总监司徒永觉、中国红十字会林可胜、香港中国银行行长郑铁如等。宋在会上讲话,指出:“一碗饭运动不但是募了捐去救济被难的人们,并且是要节饮节食,来表示牺牲的意思。这是我们做人的美德,无论中外,无论古今,都是值得赞扬的。一碗饭运动是同情于我们抗战建国,而发扬民主精神的表示”。 “这次捐款是要帮助工业合作社去组织及救济难民、伤兵。这是巩固经济阵线,是生产救国,是帮助人们去帮助自己,是最妥当的一种救济事业”。 “一碗饭运动”从7月1日到8月1日正式进行。 宋于8月1日在报端发表题词称:“日寇所至,骨肉流离。凡我同胞,其速互助。”由于得到中外人士的积极支持,运动延长到8月30日。 9月1日举行结束典礼,所得捐款悉充中国工业合作社扩大救济伤兵与难民之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