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主君为客明清之际黄宗羲的政治伦理命题。语出《明夷待访录·原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认为古时君主本是为天下人的利益而设,是为天下服务的客人。因其“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且“勤劳必千万倍于天下之人”,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只是后来的君主完全背离了“为君之职”(《原臣》),反客为主,“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把天下视为一家一姓的私产。臣子也昧于“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的道理,“以谓臣为君而设者也……视天下人民为人君囊中之私物”(同上)。指出这种主客关系之颠倒,是为害天下、造成社会不得安宁、致人民于痛苦的症结。“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直接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君为臣纲”的封建信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