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鸿胪卿
官名。汉代置。掌礼仪政令。即: 大鸿胪。西汉时置官无署,东汉时设署置卿故称。《后汉书·百官志》: “大鸿胪: 卿1人,中二千石,掌诸侯及四方蛮夷,其郊庙行礼,赞导,请行事既可以命群司诸王入朝; 当郊迎,典其礼仪及郡国上计匡四方来亦属焉。皇子拜王,赞授印绶及拜诸侯、诸侯嗣子及四方夷狄,封者台下,鸿胪召拜之,王薨,则使吊之,及拜王嗣。丞一人,比千石; 大行令1人,六百石。《汉官》曰: 员吏55人,其6人4科,2人二百石,文学6人,百石1人,斗食14人,佐6人,骑吏15人,学士5人。”
官名,俸中二千石,掌四方归降的少数民族;在郊庙祭祀时,掌赞导,请行事;诸王入朝郊迎时,掌礼仪;皇子封王,掌赞授印绶;封拜诸侯和诸侯嗣子及封四方少数民族头领时,掌召拜;王死,使吊祭及拜王嗣。有丞一人,俸比千石;属官有大行令、诸郎等。见《后汉书·百官志》。参看"大鸿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