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海螺盞”。螺杯之一種。以鸚鵡螺殼製成之酒杯。盛行於唐代。唐·駱賓王《蕩子從軍賦》:“鳳凰樓上罷吹簫,鸚鵡杯中休歡酒。”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鸚鵡螺狀如蝸牛,磨治出精采,亦雕琢為杯。”明·曹昭《格古論要》:“鹦鵡杯即海螺盞,出廣南,土人琢摩,或用銀或用金镶足,作酒杯。”一說,為傳說中的神杯。因其能解人意,故名。《說孚》卷八十一引《謝氏詩源》:“金母召群仙宴于赤水……坐中有碧金鹦鵡杯、白玉鸕鹚杓,杯乾則杓自挹,欲飲則杯自舉……非指廣南海螺杯杓也。”此說所出較晚。參閱唐·劉恂《嶺表録異》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