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是人体内最长的浅静脉。
大隐静脉 大隐静脉起自足内侧缘,经内踝前方(平均0.8cm处)斜行越过胫骨内侧面的下分,沿其内侧缘后方约2~5cm处上行至膝,在胫骨和股骨内侧踝后方约2cm处,继续沿股内侧上行,最后穿过阔筋膜的隐静脉裂孔(卵圆窝)汇入股静脉。在成年男性其全长约为75cm(65~85cm)。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处称为隐股结合点,其体表投影约在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联线内、中1/3交点下方平均4cm(2.1~5.5cm)处,女性者常较男性者略高。大隐静脉有时成双; 有时出现副隐静脉。大隐静脉内通常有较多瓣膜,多位于小腿部;大隐静脉穿过深筋膜处及其末端常各有一瓣膜。此外,大隐动脉开口处的上方有一瓣膜在股静脉(或髂外静脉)内,此瓣膜保护隐股结合点免受高压的作用,但在24%的肢体大隐静脉开口处的上方,无论股静脉或髂外静脉内均无静脉瓣。由隐股结合处以下的静脉曲张。大隐静脉上段有5个比较恒定的属支,即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旋髂浅静脉,股内侧静脉,股外侧静脉,并且90%以上属支均在隐股结合点以下4cm以内汇入大隐静脉;但汇入前,往往以多种形式合并(彩图31)。有一条在躯干前外侧壁浅筋膜内走行的胸腹壁静脉,连接腹壁浅静脉(或股静脉)与胸外侧静脉,是上、下腔静脉引流区之间的重要连接通道之一。
小隐静脉 小隐静脉起于外踝后方可视为足外侧缘静脉的延续,经跟腱外侧并沿小腿背面中线上行,至腘窝下分穿过深筋膜,经腓肠肌两头之间,终止于腘静脉。小隐静脉终止的变异情况较多,但约有91%都在膝关节平面以上3~7.5cm范围内汇入腘静脉 (也可能至其它深静脉)。在汇入之前常发出与大隐静脉或股深静脉相连的交通支。小隐静脉内一般具有7~15个瓣膜。
在大、小隐静脉属支之间有着丰富的连通,它们与深静脉之间还存在不少交通支,通常称为穿静脉。穿静脉多沿肌间隔行走,较大者常可在踝关节平面、小腿中、上1/3交界和大腿中、下1/3交界等处找到。穿静脉中的瓣膜皆向深静脉开放,可阻止血液向浅静脉回流。若穿静脉的瓣膜功能不全,肌收缩时的压力可使深静脉的血液回流至浅静脉,以致使浅静脉扩张变形,形成静脉曲张乃至溃疡,因此,在对曲张静脉和溃疡进行手术治疗中,认真地结扎穿静脉是很重要的。有人曾对静脉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研究,认为穿静脉的位置无论在大腿或小腿都是比较恒定而有规律的。在静脉曲张的结扎或剥脱手术治疗中,对小腿穿静脉的妥善处理较之股部穿静脉,在保证手术的成功方面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