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隈重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隈重信1838—1922日本首相(1898; 1914—1916)。生于佐贺城下町(今佐贺市)藩士家庭。初名八太郎。早年曾赴荷兰求学。积极参加“尊王攘夷”和明治维新运动。明治初年任民部大辅、大藏大辅。后任参议、大藏省事务总裁。1881年被伊藤博文等人排挤出政府。次年创立立宪改进党,并创办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1888—1889年和1896年任外相。1898年与板垣退助组织宪政党内阁,任首相兼外相。1914—1916年再任首相时, 日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并吞中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晋封侯爵,不久病死。 大隈重信1838—1922日本政治家,两任首相。曾参加尊王攘夷运动。1881年组织立宪改进党,参加自由民权运动。伊藤博文组阁时任外相。1898年任首相。1914—1916年再任首相时,日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吞并中国的“二十一条”。 大隈重信1838—1922日本佐贺县人。德川幕府末期佐贺藩士出身。早年赴荷兰求学。后积极参加“尊王攘夷”和“明治维新”运动。历任日本明治政府民部大辅、大藏大辅、参与外国事务局判事等职。1874年参与提出《台湾番地处分略》的侵台计划。同年4月,兼任台湾事务局长官,主管一切侵台事务。1882年组织立宪改进党,任该党总裁。创办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1888年2月任外务大臣,与外国谈判修改不平等条约时,遭右倾团体玄洋社社员袭击,失去一足,辞职。1898年日本自由、进步两党合并为宪政党,大隈任首相兼外相,因党内矛盾,不久辞职。1910年任早稻田大学校长。1914年两次组阁,决定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以进攻德军为名,攻占我国山东青岛。翌年1月,胁迫中国北洋政府接受旨在吞并中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7月,被封为侯爵。同年10月,辞去首相职务。1922年1月病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