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於陝西西安城南。爲佛教密宗發祥地。以隋修大興城,寺址又在靖善坊,故稱。西晉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建,初名遵善寺。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始稱今名。唐神龍間易名酆國寺,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仍復今名。中唐毀於火,旋即修復。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大和二年(公元828年)續有增建。唐末廢毁,明永樂間重修。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十八年(公元1661年)及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三十年(公元1691年)相繼修葺。寺規模宏大,佔地一百二十畝。主要建築有山門、鐘鼓樓、方丈殿、大雄寳殿等。寺存唐石獅、宋木雕觀音像、明如來畫像、清二十一度母畫像等。參閱雍正《陝西通志·祠祀一·西安府》、《嘉慶重修一統志·西安府四·寺觀》、清·徐松《唐兩京城坊考·西京·外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