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秦Roma

国名。中国史籍又称黎轩、犂靬、犁靳、海西等,是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公元97年,东汉时曾遣甘英往访,未能到达。后大秦曾于东汉、西晋时两次遣使来中国通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大秦一名遂指东罗马帝国。参见“罗马”、“东罗马帝国”。

大秦

古國名。張衡《東京賦》:“西包大秦,東過樂浪。”

大秦

大秦da qin

我国古代称古罗马帝国为大秦。汉乐府《羽林郎》:“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 大钧   大象 ☛

大秦

古国名。中国古代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今地中海东部地区。东汉永元九年(97),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至条支,临海而返。延熹九年(166),其国王献象牙、犀牛角等。

大秦

又称“犁靬”、“海西”。古国名。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罗马帝国灭亡后,则泛指地中海东部沿岸以及叙利亚等地。名称的来源, 一说可能因古代欧洲人称中国为支那, 但因其尾音“a”脱落,遂成秦音;另说因中国使者去罗马,看到罗马人“长大平正,衣服车旗,拟仪中国”,因此即转称罗马为大秦。东汉永元九年(公元97年), 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至条支(在今伊拉克境内),临海(指波斯湾)而回。延熹九年(166)大秦皇帝安敦遣使来中国。晋武帝太康(280—289)年间, 大秦复遣使与中国通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大秦称东罗马帝国。

大秦

大秦

我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又称黎鞬、犁轩,因为在海西,故也称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皇帝安敦遣使来中国,晋武帝太康年间 (280~289年)大秦又遣使来与中国通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大秦称东罗马帝国。

☚ 安息   扶南 ☛

大秦

即罗马帝国。东汉永元九年(97年)西域都护班超甘英出使大秦,行至安息(今黑海东南,相当于今伊朗的东北部和苏联土库曼南部)临大海过渡不得而回;汉延熹九年(166年)有一叙利亚商人乔称大秦王遣使来中国,为中国与罗马直接交通的开始。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分称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大秦亦为此称。隋、唐以来又称为“拂蒜”。

大秦

大秦

又名 “犁靬” 、“海西”。中国古代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据《后汉书》载, 大秦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出产金银、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琥珀、玻璃、青碧、毛织品以及各色香料。汉和帝永元九年(97), 西域都护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行抵安息西境临海而回。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皇帝安敦遣使至中国赠象牙、犀角、玳瑁, 建立了友好关系。两汉时, 大秦主要通过安息商人同汉朝进行贸易往来, 获取中国的丝绸和生丝, 丝价相当于黄金的价格。晋武帝太康年间(280—289),大秦又遣使来与中国通好。大秦是丝绸之路西行的终点, 在古代中亚交通和贸易往来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 大秦是对东罗马帝国的称谓。

☚ 大宛   大月氏 ☛

大秦

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又名“海西国”、“犁鞬”、“犁靬”。汉武帝通西域后,安息国曾“以大鸟卵及犁靬眩人献于汉”。和帝永元九年(97)西域都护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条支临海而返。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即安东尼)遣使自日南来中国。

大秦

国名,系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首都在今意大利罗马。强盛时辖有今地中海沿岸二十国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395年分裂后,又以此称东罗马帝国。

大秦

又名犁靬、海西。中国古书上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早期记载有汉和帝永元九年(97)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大秦指东罗马帝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