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黄

二黄

戏曲腔调。清初由“吹调”、“高拨子”在徽班中演变而成。也有称“南路”的。一般认为起源于湖北的黄冈、黄陂, 故名;或以为二黄即宜黄腔;都无确据。在许多剧种如京剧、汉剧、徽剧中,二黄都与西皮腔调并用,习称“皮黄”。京剧二黄包括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回龙、散板、摇板等板式。较之西皮,适宜于表现稳重严肃、凄凉沉郁的情感。

☚ 西皮   皮黄 ☛
二黄0084窘;为难。江淮官话。江苏东台〖 〗。你不怕~你去。胡涂。西南官话。湖北天门〖〗。半新的。中原官话。江苏徐州〖〗。如果嫌新车子贵,不如买个~的。

二黄èr huáng

戏曲声腔之一。1876年葛元煦《沪游杂记》卷二:“文班唱昆曲皆姑苏大章、大雅两班所演,始于同治二年。自徽班登场而文班减色,京班出而徽班皆唱二黄。”

二黄

二黄

二黄是皮黄腔剧种的一个腔调,来自徽剧的吹腔。调性比较深沉浑厚,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善于表现悲愤、怀念及抒情的感情。通常是板起板落,行腔多采用级进手法或小三度的跳进,很少采用大跳,曲调上下起伏不大。胡琴定弦为5—2弦。
唱腔上分为生腔和旦腔,两者选用的调式不同。生腔以 “2”做主音。终止音多落在“2”音上的商调式。但有些唱段是 “2”、“5” 交替,终止音有时落在“5”音上,构成商与徵的调式交替。旦腔则采用徽调式,主音是“5”,终止音落在 “5” 音上。
在二黄腔调的基础上产生了“反二黄”,降低四度行腔,胡琴定弦由二黄的5—2弦度为1—5弦,是二黄调的转调(民间音乐中“反”字是转调的意思)。善于表现悲愤、壮烈、苍凉凄楚的感情。

☚ 五、戏曲音乐   西皮 ☛

二黄

戏曲腔调。也有的称“南路”。清初由“吹腔”、“高拨子”在徽班中演变而成。在许多剧种中,与西皮腔并用,合称皮黄。包括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散板、垛板等板式。一般适于表现凄凉沉郁的情感。

二黄

二黄

戏曲腔调之一。一般认为清初由“吹腔”、“高拨子”在徽班中演变而成(也有认为是产生于江西)。曲调委婉深沉,唱腔是“板起板落”,即强拍开始,强拍收束。二黄包括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散板等曲调。一般多用于表现凄凉沉郁的情感。二黄与西皮最早在湖北合流,后湖北的汉班与安徽的徽班在京又结合起来,形成第二次合作,并演变成京剧。在许多剧种里,二黄都和西皮腔调并用,习惯上都称“皮黄”。

☚ 娃娃腔   回龙腔 ☛

二黄er huang

【戏剧】one of the two chief types of music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