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方 ❶ 一边。 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郑玄}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司马贞}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三国 魏}{曹丕}《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宋}{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 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郑玄}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观音}在{南海}﹐{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清}{顾炎武}《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齐}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饑﹐当加优养。”{宋}{欧阳修}《 《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宋}{曾巩}《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爲书札子》:“况于时异事殊﹐而可以胶于一方之説﹐泥于一偏之迹哉?” ” {唐}{李贺}《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用于方形的东西。{唐}{曹松}《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元}{曾瑞}《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只﹑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焦}临时命令﹐委任某爲标统﹐某爲营官﹐下盖四正小印。”{臧克家}《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 ⓫ 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 ⓬ {宋}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