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山楂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山楂丸

《中药制剂手册》方。山楂10kg,炒麦芽、神曲 (麸炒)各1. 5kg,白糖8. 75kg。为末,炼蜜为丸,每丸9g重,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功能消食化滞,调和脾胃。治脾胃不和,饮食停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

大山楂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组方药物】 生山楂10千克 麦芽(炒) 神曲(炒)各1.5千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共研为细粉,过罗,每500克细粉,加白糖250克,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1日2次,温开水送下。
【主要功效】 消食化滞,调和脾胃。
【适应病证】 脾胃失和,饮食不香,停食停水。消化不良。

大山楂丸

大山楂丸

由山楂、麦芽、六曲三味药各等分,研细末,炼蜜为丸。有消化食积之功。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素体脾胃虚弱,常患外感兼食伤之疾,在清宫有关溥仪的医药原始记录,所用方药中经常使用焦三仙。据 《清宫医案研究》: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岁的溥仪因 “内有停滞,外受风凉,以致头额手心发烧,鼻流清涕。谨拟和解化滞之法调理: 建曲二钱、焦三仙六钱,引用一捻金三分冲服”。焦三仙者,即焦山楂、焦神曲和焦麦芽之统称,其意为消化导滞效如 “神仙”,大山楂丸也正是这三味药所组成,所以溥仪离开紫禁城后,养成了每日必服大山楂丸的习惯,据其夫人李淑贤女士回忆: “溥仪一生常患感冒和消化不良,我与他共同生活的年月里,几乎隔不数日即感冒伤食一次。溥仪本人由于常年有病,平日颇留心医药,每日三餐后都需进大山楂丸,日日如此,从不间断。” 由此可知溥仪喜服大山楂丸,乃是为了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需要。

☚ 清宫寿桃丸   调经丸 ☛

大山楂丸dàshānzhāwán

《中药制剂手册》方。山楂1000 克, 六神曲(麸炒)、麦芽(炒) 各150 克, 白糖875 克。为末, 炼蜜为丸, 每丸重9 克, 每服1 丸, 温开水送下,一日2 次。功能消食化滞, 调和脾胃。用于脾胃不和, 饮食停滞, 脘腹胀满, 消化不良。

大山楂丸

大山楂丸

本方出自《中药制剂手册》(北京市方)。方由山楂9600克,麦芽(炒)1440克,神曲(麸炒)1440克,白糖6240克组成。为细粉,白糖加热溶化与炼蜜溶合,微炼与上药粉混合均匀,成滋润团块,搓条制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功能消食化滞,调和脾胃。主治食积停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本方所治证属伤食积滞,脾胃失调所致。故当从消食导滞,调和脾胃立法。方中重用山楂消一切积滞,兼有活血行瘀作用,既能消食积,又防气滞导致血瘀之患,作丸剂,故取名大山楂丸。麦芽、神曲皆消食和胃之品,二药相配,消食之力相得益彰。诸药合用,共奏消食化滞,调合脾胃,行气消胀之功。本方由三味消食化滞药组成,药简功著,是一首治疗食积、消化不良的常用方。临床常以食积不化,脾胃不和,脘腹胀满等为辨证要点。
山楂内消丸(《中药制剂手册》) 山楂(炒)90克,麦芽(炒)90克,五灵脂(醋炙)90克,橘皮120克,香附(醋炙)120克,法半夏60克,青皮(炒)60克,厚朴(姜炙)60克,砂仁45克,三棱(麸炒)30克,莪术(醋炙)30克,莱菔子(炒)60克。为细末,水泛为小丸,每服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功能消食和胃,理气化滞。主治气血凝滞,食积不消,胸脘痞块,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等。本方行气、化滞、破积作用较强。

☚ 消食丸   木香大安丸 ☛
000040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