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尹

大尹

中国古代笑话。有一甲科大尹,元是儒士中的,每遇阖学生员入见,甚是厌烦,常语人曰:“世闻这一行人是多了的。”赞曰:近来一二贵人,每欲沙汰生员,殊为不近人情,恐激成蓝袍大王之变,此位大尹,欲尽去之,却甚容易,只将天下生员都改名儒士可也。

☚ 下公文   大字 ☛
大尹

大尹

明代对知府的别称。尹,古官名。自汉代起在京城设有京兆尹,唐代改为府尹。明代则习称知府为大尹、府尹。第五十三回: “因欲赴胡大尹酒席,倒坐不多时。”参见“知府、府尹”。

☚ 府庠   医官 ☛
大尹

大尹

官名。春秋战国时为内官,掌出王命。王莽时改郡太守为大尹。《左传纪事本末·宋公族废兴》: “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大尹常不告,而以其欲称君命以令,国人恶之。” 《资治通鉴·汉纪·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 “改郡太守为大尹,都尉曰: 大尉; 县令、长曰: 宰。”

☚ 大理   大使 ☛
大尹

大尹

战国初年宋景公近臣。汉高诱以为他是太后之子,而清于鬯 《香草校书》 则谓 “大尹疑是宋外戚之官名” 宋景公后期,他擅权弄政。当时名义上虽然以六卿 (右师、左师、司马、司徒、司城、司寇) 三族 (皇、灵、乐) 共同听政,实际上政事都要通过他转达。他经常不向宋景公报告,而按自己的意图称君命以发号施令。人们对他普遍不满司城乐茷早想除掉他。左师灵不缓说: “随他去,等他恶贯满盈,自会败坏。” 宋景公四十八年 (前469),景公外出狩猎,死于空译 (今河南虞城东)之连中别馆。他出动甲士千人,奉景公遗体至内宫,又派人召来六卿,以武士胁迫他们,谎称国君重病,要他们盟誓,不做不利于公室的事,并立公孙周之子启为嗣。三天以后,国人才知道这件事。于是司城乐茷当众公布了他蛊惑君主,使君主无病而死,又藏匿君主遗体的种种罪行。不久,六卿共谋,调兵向其进袭,他只好奉太子启奔楚。六卿立公子得 (一作特) 为君,是为昭公。

☚ 伯嚭   邓通 ☛

大尹dà yǐn

1、执政受宠的高级官员。《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因大尹以达。大尹常不告,而以其欲称君命以令。国人恶之,司城欲去大尹。"杜注:"大尹,近官有宠者。"按:大尹为宰相、令尹之类的执政官员。《战国策·宋策》:"谓大尹曰:君日长矣,自知政,则公无事。公不如令楚贺君之孝,则君不夺太后之事矣,则公常用宋矣。"高诱注:"大尹,宋卿也。" 2、王莽时大尹即郡守(郡太守)。《汉书·王莽传》:"改郡太守曰大尹。""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属令、属长,职如都尉。置州牧......公氏作牧,侯氏卒正,伯氏连率,子氏属令,男氏属长,皆世其官。其无爵者为尹。"《后汉书·马援传》:"莽以涉为镇戎大尹,援为新成大尹。"《后汉书·侯霸传》:"(侯霸)后为淮平大尹,政理有能名。"东汉时恢复旧称。 3、明朝称府县长官为大尹,清朝为知县的别称。

大尹

楚官名。见于包山楚简187简。具体职掌未详。

大尹

春秋末宋国执政官。《左传·哀公二十六年》说:“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是指春秋之末,宋国曾以大尹执政。战国时沿置,《战国策·宋策》注:“大尹,宋卿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