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宗正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宗正司

大宗正司

官署名。景佑三年(1036)置。长官为知大宗正事及同知大宗正事,各一人,选宗室团练,观察使以上有德望者充任;丞二人,以文臣京朝官以上充任,掌纠合宗室族属而加以德行、道义的训导,受理其词讼而纠正其过失。有罪劾奏,法例不能决者奏请裁决。凡宗室亲戚远近之数和赏罚规式,也都归大宗正司所掌。

☚ 宗正寺   光禄寺 ☛

大宗正司

官署名。宋初,皇室宗亲之事仍由宗正寺掌管,以宗姓两制以上充判寺事。仁宗景祐三年(1036),始别置大宗正司,以宗室亲王充任知大宗正事,为长官;同知大宗正事为次长,选宗室团练、观察使以上有声望者充任;下有丞二人,以文臣京朝官以上充任。掌纠合皇室宗族亲属训导之事;接受族属词讼而纠正其违失,有罪则劾奏上闻;法例不能决裁者,则同上殿奏取裁定。诸王宫邸官吏因事出入,每日加以登记,季终分类奏报;每年登录存亡之数报宗正寺存档。凡宗室服制属籍、远近亲疏之数及赏罚规式皆由大宗正司总领,原宗正寺即形同虚设。

大宗正司

大宗正司

官署名。宋代置。掌皇族宗室诸事。《宋史·职官志》: “大宗正司: 景祐三年 (公元1036年) 始制司,以皇兄宁江军节度使濮王知大宗正事,皇侄彰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守节同知大宗正事。元丰正名,仍置知及同知官各1人,选宗室团练观察使以上有德望者充; 丞2人,以文臣京朝官以上充。掌纠合族属而训之以德行、道艺,受其词讼而纠正其愆违,有罪则先劾以闻; 法例不能决者,同上殿取裁。若宫邸官因事出入,日书于籍,季终类奏。岁录存亡之数报宗正寺。凡宗室服属远近之数及其赏罚规式, 皆总之。 官属有记事1人, 掌奏;讲书、教授12人,分位讲授,兼领小学之事。旧制,择宗室贤者为知大宗正事,次1人为同知; 其后,位高属尊者为判。熙宁三年 (公元1070年) 始以异姓朝臣2员知丞事,置局为睦亲、广亲宅。是岁省管干睦亲、广亲宅及提举郡、县主等宅官,以其事归宗正。分案5,置吏11。”

☚ 大宗正院   大常衮司 ☛

大宗正司

官署名。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置,掌纠合宗室族属训之以德行道艺,接受族属词讼而纠正违失,有罪即劾奏,法例不能决者奏请皇帝裁决。诸王宫邸官因事出入者,每日登记于籍书,每季度末奏报。每年终将宗室族属存亡之数上报宗正寺。设知大宗正事、同知大宗正事各一人,以宗室团练、观察使以上有德望者充任;丞二人,以文臣京朝官以上充任。南渡以后,以位高属尊者为判大宗正事,知大宗正事与同知大宗正事如旧。又置知大宗正丞一人,以文臣充任,掌纠合宗室而检防训饬之。

大宗正司

官司名。


职源与沿革

北齐有大宗正寺之名(《隋书·百官志》中)。北宋景祐三年(1036)七月十九日始置(《长编》卷119乙未)。南宋建炎、绍兴初,大宗正司屡经迁徙,由建康至广州、又至绍兴,称大宗正行司。绍兴元年十月九日,又于行在所置行在大宗正司。及至孝宗乾道七年十月十六日,绍兴府大宗正行司并归临安行在大宗正司,合二为一(《宋会要·职官》20之22、32《大宗正司》)。


职掌

自太祖至仁宗朝,宗室繁衍,达数千人,宗正寺难以统管,建本司专以统掌皇族的教育、训谕、政令,纠察违失,并裁决宗室中的纠纷、词诉,法例有疑、难以处理者,即同上殿奏闻以取裁。皇族及其子弟,凡奏事,必经宗司而后闻,不得直接上殿。合教法与治法于一,使大宗正司成为统率皇族宗室之权威机构(《玉海》卷130《景祐大宗正司》、《咸淳临安志》卷8《大宗正司》)。


编制

官额有:知大宗正司、同知大宗正司事各一人(或置判大宗正司、同判大宗正司官),知大宗正丞事二人,讲书、教授十二人。记室参军一人(熙宁三年二月置丞后罢)(《宋会要·职官》20之16)。设案六:士案、户案、仪案、兵案、刑案、工案。吏额:主押官一、押司官一、前行一、后行十二、正名贴司十、守阙正名贴司四、私名贴司十一人(徽宗朝以后时有变化)(《宋会要·职官》20之20)。


简称与别称

❶宗正司。《宋会要·职官》20之25:“宗室训名,系宗正司报宗正寺。”《东斋纪事》卷1:“景祐三年始置大宗正司。……有所奏请,不得专达,必经宗正司详酌而后以闻。”
❷大宗正。《玉海》卷130《景祐大宗正司》:“嘉定,以嗣秀王兼总大宗正。”
❸宗司。《宋会要·职官》20之6:“宗正寺长贰不专差国姓官,盖自有宗司以统皇族也。”《玉海》卷130《咸平宗正寺》:“大宗正司统皇族。”
❹大宗司。《宋会要·崇儒》1之5:“祖宗朝凡宗室事,大宗司治之;玉牒之类,宗正寺掌之。”
❺大宗正寺司。大宗正司繁称,其间“寺”字为多余。《长编》卷327辛亥:“自今宗室防御使转观察使以上听大宗正寺司磨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