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围子猪
地方传统优良猪种。系由白塘河(今长沙市雨花区大托乡新港村) 农家经逐步繁殖选育而成,已有数百年饲养历史。20世纪50年代即列入《祖国优良畜种》集中。中心产区为大托乡新港、桂井、大托、兴隆和南托乡的三兴、南托等地;分布于长沙、望城两县及长沙郊区的大部分地区; 湘潭、衡东、祁阳、泪罗等县和怀化、邵阳、永州等地市亦有分布,并传入湖北、河南、陕西、山西、广东、广西等省。该猪种为肉脂兼用型,体格中等,毛色灰墨,皮肤粉红,四肢下端白色,俗称“四脚踏雪”,颏下无垂肉,背部宽而微凹,腹呈锅底状,奶头多为13~14个,臀部宽而稍斜,四肢骨骼坚实细致。主要特点为:性成熟早,产仔数高,繁殖力强,初产仔猪一般为9.37头,经产仔数为12.71头; 饲料消耗少,生长发育快,肥育性好,肉质细嫩,边长边肥,蓄脂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