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司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司命 大司命楚辞《九歌》篇名。屈原作。大司命,传说中掌管人间寿命的神。本篇描绘了巫扮大司命下降和迎神巫者相会的场面。写大司命降临时,广开天门,使风为先驱,暴雨洒尘,十分威严。并表示他是九州芸芸众生的寿命的执掌者,常常或阴或阳,诡谲莫测,任凭所为。又写迎神者折花相送,愿在老之将至时亲近不离。但却未能如愿,大司命终于乘龙车,高驰而去,留下的只是一片愁思。诗以神人对唱的方式,展示了神灵的形象和性格,以及迎神者对神的无限依恋之情。 ☚ 湘夫人 少司命 ☛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 纷吾乘兮玄云。① 令飘风兮先驱, 使湅雨兮洒尘。② 君回翔兮以下, 逾空桑兮从女。③ 纷总总兮九州, 何寿夭兮在予!④ 高飞兮安翔, 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 导帝之兮九坑。⑤ 灵云衣兮被被, 玉佩兮陆离。⑥ 壹阴兮壹阳, 众莫知兮余所为。⑦ 折疏麻兮瑶华, 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⑧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⑨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注释】 ①玄云:指大司命的车驾。 ②飘风:回风,这里指暴风。 ③君:指大司命 ④总总:众多貌。予:大司命自称。⑤齐速:本意为敏疾。这里有恭敬的意思。 ⑥灵衣:当作“云衣”。被被:长貌。陆离:本义为美好,因讲的是玉佩,故引申指芳洁言。 ⑦壹阴壹阳:指变化无方。 ⑧极:至。寝:渐。 ⑨羌:语词,将要。 【译文】 [大司命上]大大地打开了天门!摆开了我大司命的鸾驾玄云。我命令狂风在驾前先驱,我命令暴雨为我洗去了路上的灰尘。[主祭巫上]大司命已翱翔着降临,我将跨过空桑之山与你同行。[大司命]如此多的九州之民呵,我如何管得了他们的寿与夭之命![主祭者]高飞起来缓缓地翱翔,乘着天地的清气,驾驶着阴阳。我愿同你这神,恭恭敬敬地来导引着上帝到九州山镇之上。[大司命]我穿着云衣美而长,我佩着美玉洁而芳。我出阴又入阳,众人谁又知我做哪样?[主祭者唱]我折下了神麻的洁白之花,将用以送给那离去的车驾。我的老境渐渐地到来呵,我要是不与神亲近会弄得愈加疏远。[大司命下]乘着龙车而去,其声辚辚,高高地驰去,冲向天庭。[主祭者]把桂枝缠起来痴痴地立定,越想呵越是愁人。愁人便又怎样呢?愿永似今天无所亏损。人生的寿命本来有一定,谁又说今天的离别便不能再相逢。 【集评】 宋·洪兴祖:“五臣云:‘司命,星名。主知生死,辅天行化,诛恶护善也。’”(《楚辞补注》) 清·蒋骥:“《大司命》之辞肃;《少司命》之辞昵。”(《山带阁注楚辞》) 【总案】 大司命、少司命原是两颗星宿的名称,在《周礼》中已有记载。据说他们是主宰人的寿命的。《大司命》用大司命神和主祭巫者对唱,多写宗教内容。大司命总管人的生死,少司命主管儿童的命运;大司命是严肃的男神,少司命是温柔的女神。全诗表现的是人们祈求永寿延年的虔诚心情和司命之神的态度。用对唱形式寓意于男女神恋,感情极为缠绵宛转。 《大司命》纷吾乘兮玄云。 乘上纷扬的黑云。 令飘风兮先驱, 命旋风为我清道, 使冻雨兮洒尘。 让暴雨滌尽路尘! 君迥翔兮以下, 您飞旋着从天而降, 踰空桑兮从女。① 我越过空桑随您同行。 纷总总兮九州, 天下九州纷纷扰扰, 何寿夭兮在予。 谁生谁死都由我判定。 高飞兮安翔, 您飞在高空,有多安详, 乘清气兮御阴阳。 驾乘清风、驭使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② 我和您一样恭敬虔诚, 导帝之兮九坑。③ 把上帝的威灵带到九冈。 灵衣兮被被, 我的神袍迎风飘拂, 玉佩兮陆离。 我的玉佩光采闪烁。 壹阴兮壹阳, 忽而阴柔,忽而阳刚, 众莫知兮余所为。 谁都不知我在干什么。 折疏麻兮瑶华, ④ 折来疏麻和䔄花, 将以遗兮离居。 献给您,与人离居的司命。 老冉冉兮既极, 衰老之年渐渐来临, 不寝近兮愈疏。⑤ 不亲近您就疏了感情。 乘龙兮辚辚, 您驾乘龙车、车声辚辚, 高驰兮冲天。 冲天直上高驰而行。 结桂枝兮延伫, 我结扎桂枝久久延留, 羌愈思兮愁人。 越思念您便愈忧心。 愁人兮奈何? 担忧伤心又为了什么? 愿若今兮无亏。 愿永远象今天一样健康。 固人命兮有当, 生生死死本就有常规, 孰离合之可为? 何可为神人的离合哀伤? 【注】 《礼记·祭法》和《周礼》,均有祭“司命”的记载,可知“司命”非楚地特有之神。但“司命”又分“大”、“少”,却不见于先秦典籍,恐怕倒是出于楚之民间习俗了。从屈原的描述看,“大司命”当为男神,执掌人间的“寿夭”;“少司命”似为女神,主管子嗣和儿童 (幼艾) 。一个管死,一个管生,故面貌、性情也判然有别。 本篇所祭祀的是“大司命”。因为是“上皇”驾前的尊贵天神,出场自是非同寻常: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冻雨兮洒尘。” 《离骚》中的九天云关有一位势利的守门人 (帝阍) ,主人公上叩天门,就曾遭到他的白眼。这次则不同: 听说大司命车骑驾临,早已敞开大门、恭候一旁。随即便是一阵旋风呼啸而过,挟着倾盆大雨洒向人间——这还都是大司命的先行部队。正象人间的大官,出行时总有壮健的卫队,扛着“迴避”、“肃静”的牌子,一路呼喝在前。然后才是主角大司命,在纷纷扬扬的黑云簇拥下,威风凛凛出现在高空。这一段描述,采用的是大司命的自唱自白,既想象丰富,又切合神灵的身份。读者从那“令”、“使”等不可违抗的字眼中,看到的正是这位尊神气使颐指的威严气派。 接着便是迎神巫者与神灵的对唱。诗人想象迎神巫者带着一片虔诚,飞越空桑,赶去引导大司命的降临。大司命呢,一边下降,一边粗声壮气地高唱: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天下九州,谁生谁死,都捏在他的掌心,口气是高傲极了。巫者则洗耳恭听,还不住夸赞他,飞得有多安详,驾驭着清气、阴阳如何神通无边。这些无非都是为了取悦于神灵,让他乐滋滋快些下降。大司命果真高兴了,终于飘扬着神衣、振响着玉佩,降临于祭坛。一时间神光闪耀,“壹阴兮壹阳”,真是变幻莫测!这一段抒写,妙在仍以大司命的自白来为他画象,不仅形象动人,而且神情毕现——全是自炫自夸的口吻,活脱脱显出了一位执掌生死之权的大神的威风。 然后开始对神灵献祭。人们折来苏麻、供上鲜花。一边祭着,一边唱起忧愁的歌: “老冉冉兮既极,不寝近兮愈疏。”人生谁无寿老丧死的牵挂? 当老年之期到来之时,距告别尘世也就不远了。所以,谁都想亲近这位神灵,期望得到他的垂悯。可惜的是,这种亲近的机会实在太短: 大司命享过祭品,便又“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迅疾地离去了。这两句与开头写降临一样,表现得有声有势。同时又是对神灵刻划的一个补充: 读者原先只知道他驾乘的是“玄云”,现在才明白: 这“玄云”中其实还有辚辚的龙车。所谓“云从龙”,那玄云不过是龙车主人的随从罢了。 读到这里,人们不禁会想: 这大司命又尊贵、又高傲,实在不值得世人如此亲近。不,尊贵、高傲,只是这位神灵性格的一面。诗人倘若对这一面不加渲染,又何以显出他那执掌寿夭大权的威严?但大司命的心肠,其实还是刚中带柔、颇富于同情心的。本诗结尾一节,正以深情的笔墨,集中展示了这一面。当人们仰望神灵离去,不禁发出 “羌愈思兮愁人”的忧叹时,大司命又在云空转过身来,带着亲切的口吻询问道: “愁人兮奈何?”——道是无情却有情,这位神灵对世人还真关切得很哩! 人们于是喃喃地诉说,希望在他离去后,还能保佑世人,象如今一样健康无亏。其弦外之音,是担心与神灵分离,便有人命危浅之忧。大司命在空中微笑了: “生生死死本就有常规,哪会因神、人的离、合而改变”——这看法是乐观而开朗的,它对于为离合、亲疏而担忧的世人来说,无疑是美好的慰藉。这位尊贵而高傲的寿夭之神,在此深情的安慰中,最终显示了亲切、开朗的性情。 《大司命》的写法,与 “二湘”全篇均为 “独唱”不同,引进了人、神的对唱。诗人巧妙地将对神灵的形象描绘和性格展示,融于富于情趣的对唱之中,运用环境、服饰的渲染、烘托,塑造了一位刚柔兼具、威严亲切的大司命形象。但它又不是叙事诗,而是对唱式的抒情诗 (虽然也有叙事的成份) 。诗中人、神情感的抒写,均出于诗人的揣摸和想象。从这一点说,诗人在 “二湘”中创造的 “代拟”式抒情,在此篇 (以及下面的《少司命》、《东君》) 中,又有所发展,呈现了多姿多态的风貌。清人刘熙载惊叹: “《九歌》状所祀之神,几于恍惚有物矣” (《艺概》) ;吴世尚亦盛推《九歌》 “情致缥缈,既见其情性功效之所在,又使人有恍惚不可为象之意。可谓善言鬼神之情状者矣” (《楚辞疏》) 。说的都是诗人在神灵形象塑造和情感抒写上的“代拟”之妙。 大司命 大司命辞赋名篇,《九歌》第五篇。战国楚屈原作。《楚辞章句》见载。写作背景,详见“九歌”条下。本篇与下篇《少司命》是性质相近的两篇作品。王夫之《楚辞通释》说:“大司命,统司人之生死;而少司命,则司人子嗣之有无。以其所司者婴稚,故曰少;大,则统摄之辞也……大司命、少司命,皆楚俗为之名而祀之。”可知大司命是总管人类寿夭的神,所以称“大”;少司命是专主宰人间子嗣和儿童的神,所以称“少”。大司命既是掌管人间寿夭,所以,篇内气氛肃穆神秘,被塑造出来的大司命,其艺术形象是冷酷无情、严厉庄重,充满着刚厉威赫的色彩。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向他倾注了热烈的感情,献出神奇的花朵,表达了无限爱慕的恋情,希望打动这位手握生死大权的神灵。少司命被描写为一位年轻貌美、温柔多情的神,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评论说:“《大司命》之辞肃,《少司命》之辞昵。”两篇的分别,一语道破。《少司命》首六句和尾四句,一方面是对少司命的礼赞,一方面是概括少司命的职能;中间四节则是优美的情诗,没有严密的连贯性,可能是描写人神相恋的插曲。这两部分相结合,正好构成少司命优美称职、多情能耐的独特形象。 ☚ 大人赋 大暑赋 ☛ 大司命 大司命楚辞神话人物。屈原《九歌》有《大司命》。或说掌管人类寿命的神。清王夫之说:“大司命、少司命,皆楚俗为之名而祀之。”认为“大司命统司人的生死”(《楚辞通释》)。马茂元《楚辞选》、胡念贻《楚辞选注及考证》并同。或说天上星名而人间主寿夭的神。不过对星名的解释多有不同。洪兴祖补注《大司命》说:“《周礼·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疏引《星传》云:“三台,上台司命为太尉……《晋书 · 天文志》三台六星……上台,为司命,主寿。”即说以三台星的上台司命为大司命。朱熹《楚辞集注》、林云铭《楚辞灯》、胡文英《屈骚指掌》并同。戴震《屈原赋注》赞同此说,却以为“非祭辞”,系“托于与司命离合为辞”。文怀沙《屈原九歌今译》、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姜亮夫《屈原赋校注》基本倾向此说,稍有差异。王闿运以王所祀之神为大司命(《楚辞释》),蒋骥以文昌宫第四星为大司命(《山带阁注楚辞》)。或说大司命是“帝颛顼之佐,玄冥”(闻一多《神话与话》)。或说“司命之神是太一属下官佐”,大司命是“掌管生死离合之神”(孙常叙《〈楚辞·九歌〉十一章的整体关系》),或说大司命是“大厉(同疠)司命”的省称,是致人死亡的瘟神(程嘉哲《九歌新注》)。或说“大司命是寿天生死之神,又兼为冥神:水神、冬神,即玄冥。他的化身是大龟一类的水族。”(萧兵《论九歌诸神的原型和二重性》) ☚ 大人 土伯 ☛ 大司命dà sī mìng《楚辞》篇名。《九歌》第五篇。王夫之通释:“大司命统司人之生死,而少司命则司人子嗣之有无,以其所司者婴稚,故曰少。大,则统摄之辞也。”由《大司命》中“何寿夭兮在予”可证。“大司命”、“司命”见于金文、楚简,为先秦时楚人普遍祭祀之神灵,因这两个神灵名称有联系,民间祭祀中把他们看作配偶神。从诗本文看,大司命威灵显赫,是男性神,而少司命为女性神。本篇是祭祀大司命时所演唱,采用对唱的形式。灵子(神尸)以大司命的口吻唱前四节,而女巫以少司命的口吻表现对大司命的思念以娱神。 大司命《楚辞·九歌》之一。《文选》五臣注:“司命,星名,主知生死,辅天行化,诛恶护善也。”王夫之《楚辞通释》认为“大司命、少司命皆楚俗为之名而祀之”的神。大司命是掌管人的寿命的男神,所以称之为大。本篇为祀大司命的祭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