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区科技开发
大别山地跨鄂、豫、皖三省,为老苏区。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属于不发达的贫困山区。自1986年起,武汉地区多批科技人员到大别山区扶贫,至1994年到这里科技扶贫的科技人员有7000多人次。华中农业大学用“绞股蓝蜂蜜生产工艺及产品研制”专利无偿转让给红安华中保健饮料公司,一年多为当地居民创产值近300万元;湖北农科院科研人员长期在罗田县进行栗树成花生理研究,采用增加雌花、疏减雄花的丰产方法,使罗田板栗亩产量以年均50余万公斤的速度递增;中科院水生所科研人员在麻城市浮桥河水库进行鱼苗培育。已形成蚕桑丝绸,茶叶林产,中药材,畜牧,水产、矿产开发等6个生产加工系列,年产值超过20亿元,仅桑园就增加20万亩,年产蚕茧1.5万吨。大别山区人均年纯收入1994年为8年前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