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傩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祭祀活動(附) > 大儺儀 大儺儀 dànuóyí 古驅鬼逐疫的儀式。源於上古之儺禮。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除夕》:“至除日,禁中呈大儺儀,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面。”宋·高承《事物紀原·驅儺》引《禮緯》曰:“高陽有三子,生而亡去爲疫鬼,二居江水中爲瘧,一居人宫室區隅中,善驚小兒。於是以正歲十二月,命祀官持儺以索室中而驅疫鬼。”《軒轅本紀》曰:“東海渡塑山有神荼,鬱壘之神,以禦凶鬼,爲民除害,因制驅儺之神。子遊島問於雄黄曰:‘今人逐疫出魁,擊鼓呼噪,何也?’雄黄曰:‘黔首多疾,黄帝氏立巫咸,使黔首鳴鼓振鐸,以動心勞形,發陰陽之氣,擊鼓呼噪,遂以出魁。黔首不知以爲𣐯魅也。’或記以爲驅儺之事。按《周禮》有大儺,《漢儀》有侲子,要之雖原始於黄帝,而大抵周之舊制也。《周官》歲終命方相氏率百隸索室驅疫以逐之,則驅儺之始也。”參見本類“大儺”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