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人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人赋

大人赋

辞赋名篇。西汉司马相如作。《史记》、《汉书》见载。《汉书·司马相如传》曰:“相如见上(武帝)好仙……以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奏《大人赋》。”赋以“太人”喻天子,先述大人“悲世俗之迫隘”,遂腾云驾雾,驱龙引车,远游太空;接写大人自东极而升北极,“与真人乎相求”,遨游中令诸神侍从于己;接下是文章的高潮,铺写与众神娱游之盛况,大人享尽尊荣,有胜于仙灵之最的西王母;最后写大人回车归来,在天地之间见到许多奇异景象,终以“乘虚亡而上遐兮,超无友而独存”作结。作者本欲以此赋讽谏汉武帝,但因其着力表现的是凌驾于众神之上的所谓帝王之仙意,武帝读后反觉“缥缥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史记》本传)产生了与愿望相反的效果。刘熙载说:“相如一切文,皆善于架虚行危。其赋既会造出奇怪,又会撇入窅冥,所谓‘似不从人间来者’此也。”(《艺概·赋概》)这篇骚体赋多用神话故事结成幻境,构思奇特,想象丰富而大胆,风格诡谲、瑰丽而飘逸,颇具“架虚行危”的特点,对后世游仙一类题材的作品有明显的影响。但刘熙载也说此赋“于屈子《远游》,未免落拟效之迹”同上)。

☚ 大招   大司命 ☛

大人赋

借指干谒之文。唐独孤及《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诗: “预知大人赋,掩却归来词。”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拜为孝文园令。上既美子虚之事,相如见上好仙,因曰: ‘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 ……相如既奏《大人赋》,天子大说,飘飘有陵云气游天地之间意。” 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见皇上好仙,献《大人赋》,受到汉武帝的赞赏。

大人赋

大人赋

西汉司马相如作,叙神仙之状,可供研究西汉长安思想文化、社会风俗以及神仙方术之说参考。原文载于《汉书》本传。

☚ 吊秦二世赋   长杨赋 ☛

《大人赋》da ren fu

Rhapsody on the Great Man→司马相如 (Sima Xiangru)

大人赋

西汉赋。司马相如作。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癯,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文章写大人“悲世俗之迫隘”,于是远离尘嚣而游于旷杳,“驾应龙象舆”,“骖赤螭青虯”,以星辰为旌幡,以虹霓为幡饰,游于东南西北天地之间。众神悉听征召,五帝为先导,陵阳当侍从,神仙们前呼后拥,供其役使,历唐尧于崇山兮,过虞舜于九疑”,“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绝浮渚而涉流沙”,最后到了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她“皬然白首,载胜而穴处”,所幸还有三足乌“为之使”。文章至此感叹道:“必长生者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露出讽谏规劝之意。作品最后申足此意,说明在空旷无人的虚无之境成仙,超脱尘世而独存,丝毫没有乐趣。这篇赋的用意在于谏正汉武帝的好神求仙,采用了较婉曲的手法,借渲染仙境的冷寂、仙人的凄凉生活表现作者的态度,达到讽谕的目的。文章辞采华美,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描绘大人富于浪漫色彩的远游,表现大人凌驾一切的威武气概。据说此赋既奏,“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大人赋

汉赋名。司马相如作。相如因见汉武帝喜好仙道,作该赋而奏之,以求讽谏武帝。作者仿《楚辞》中 《远游》的手法,想象力极为丰富。该篇为司马相如骚体赋的代表作,对后世“游仙诗”影响很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