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大㦸 大㦸 dàjǐ 亦稱“蕎”、“邛鉅”、“下馬仙”。其根辛苦,刺激咽喉,故稱。大㦸科,多年生草本。高三十至八十厘米,根圓錐形。莖直立,被白色短柔毛。葉互生,長橢圓披針狀,全緣,至莖頂五片輪生,並有五枝射出,再出分枝。枝頂着花,黄紫色,常具五傘梗。基部卵形苞片五枚輪生。蒴果三棱狀球形。根入藥。分佈幾遍全國。始載於先秦典籍。《爾雅·釋草》:“蕎,邛鉅”。郭璞注:“今藥草大㦸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大㦸》:“〔釋名〕時珍曰: 今俚人呼為下馬仙,言利人甚速也。”《三才圖會·草木》:“大㦸,澤漆根也,生常山,今近道多有之。春生紅芽,漸長作叢,高一尺以來,葉似初生楊柳小團,三月四月開黄紫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