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夜夜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夜夜曲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沈约作为齐梁时的文坛领袖,急于声律色泽,缓于思想内容,助长了当时诗歌绮糜柔弱的倾向,颇被后人非议。但他的乐府诗却汲取了 《诗经》 、吴歌西曲等民歌的营养,写得开阔厚重,虚实相生,很为后人称道。这首《夜夜曲》就是一例。
 《夜夜曲》 的内容一般是“伤独处” ( 《乐府题解》 ) ,这首也不例外。从“寒机晓犹织”看,当是“思妇”类诗无疑。
 开头两句“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银河纵了又横,北斗横了又纵,借星移斗转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粗看这个开头不过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式的套话,没什么深意,稍一思索,它真像王熙凤的“一夜北风紧”,“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下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 ( 《红楼梦》 第五十回)第三、四句紧扣开头,点出思妇“有所忆”。第三句的“空”字是一个极平常的字,但放在这个特殊的语境中却大放光华。它不但在一、二句形成的平实基调上突然一转,引出了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峭拔突兀,而且一字立骨,马上使全篇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之中。抓住“空”字回头再看一、二句,就再也不是简单的写时间了,它字字饱含着思妇的“恨”——恨河汉,恨北斗,无情无义,随便流转,不知我心有忆而度日如年。可是,星又何知?斗又何情?恨它们又有何用?作者正是借这不近情理的“恨”反衬了思妇“忆”之强,“忆”之深。这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 《读曲歌》 ) 有异曲同工之妙。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又是一个起兴。但这个起兴既不同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周南·关雎》 ) 式的纯起兴,又不同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孔雀东南飞》 ) 的起兴兼制造气氛,它是一种高级的起兴,既引起了下文,又和全诗在内容上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这种起兴显然是作者学习了 《诗经》 、吴歌西曲等民歌的表现手法而又加以创造性运用的结果。
 第五、六句“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从侧面描写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的丈夫干什么去了?不得而知,但是这位思妇从天明织到天黑,又从天黑织到天明,与其说是被生活所迫,不如说是被感情所迫。东方女性的感情含蓄一些,深沉一些,因思念而呼天抢地痛不欲生者不多; 作为一名劳动妇女,织布就成为她表现和排遣思念的特定方式。可是,思念之情靠织布就能排遣得了吗?经线要是思念,纬线就是年月,愈织则思念愈强,愈织则痛苦越多!正如抽刀断水、借酒浇愁一样,不见其止,唯见其行,不见其减,唯见其增。五、六两句,前句写景,景因情而变黯; 后句写事,事因景而更悲! 无怪王文濡说: “孤灯二句,描写独处,颇能尽致。” (见 《历代诗评注读本》121页)
 结尾两句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又紧扣 “独处”,直写思妇的痛苦。俗话说: “一个痛苦两人分担,一人只有一半”,曲中主人公的痛苦却无从诉说,只能独吞; 加之星汉、北斗的 “纵复横”——天长地久,这是多大的痛苦! 虽说这个结尾是意尽言止,但由于描绘了一个悲剧式的动的图画,因之勾人心魄。读完掩卷,读者的耳畔仿佛还久久回响着札札的织布声和哀哀的叹息声。
 南朝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时代。朝代的迅速更迭导致了局部战乱,政治的短暂稳定又造成了商业发达,这就是“思妇”诗产生的社会根源。南朝中央政府也设有乐府机关,搜集民歌,因之民歌数量比北朝甚至比鼎盛的汉朝都多,但题材却出奇的狭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欢快的情歌。沈约能够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冲破 “艳情”的藩篱,由 “情歌”而 “思妇”,塑造了一个爱情专一、执著、深沉而又含蓄的东方劳动妇女形象,不能不说是眼界开阔了一些,内容厚重了一些,感情深沉了一些。
 从写作上说,《夜夜曲》 上学 《诗经》 ,下取吴歌西曲,熔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颇见功力。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夜夜曲》 由虚到实,层层推进,虚实相生,相映成趣,确实令人拍案。

诗词作品《夜夜曲》鉴赏和精讲 - 可可诗词网

夜夜曲

 


 沈约


 河汉纵且横, 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 宁知心有忆?
 孤镫(灯) 暧不明, 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 鸡鸣徒叹息。

 永明诗体的出现,使六朝诗风有了一个共同的趋势。诗之题材狭小了,诗之情绪纤柔了,但音律精细了,对仗更加工整,产生了不少“诗律工细”的诗人,有时诗歌风格也很高超。而沈约就是这批诗人中的著名代表,而这首《夜夜曲》正体现这高超艺术风格的佳作。
 沈约的《夜夜曲》曾作有二首,除现读的八句一篇之外,还有四句成篇的。梁《乐府题解》曰:“《夜夜曲》,伤独处也。”注者指出:“杂曲歌辞”中沈约写有二首,此其第二篇。
 遥望满天星斗,只见银河滔滔,北斗纵横,似乎要告诉一些什么,顿悟:天河方位的迁异,北斗斗柄指向的横直,正说明季节的变化,时序的推移,时间的奔逝。面对如此夜景,思妇满怀愁思和悲绪,朝天发问:“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你老天总是不明白奴家望夫早归的心理,只管不断地往前流走。她巴不得斗柄能指着一个方面不动,让天河倒流,让自己远行的爱夫早点回来伴着,教孤苦伶仃的日子早早结束。何以知道“心有忆”者,即此念远之妇呢?诗人在最初自赋的《夜夜曲》(四句篇)中就告诉了人们:“北斗阑干去,夜夜心独伤;月辉横射枕,灯火半隐床。”
 其实,这八句篇的《夜夜曲》,乃是作者在以上四句诗篇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因此,此诗的后半篇,就是沿着这个思路加以描述和发展的。诗人在前半首借星空引出思妇,并点出诗旨“伤独处”之后,即以大笔浓墨来渲染思妇的处境和心情。她夜夜处于“孤灯暧幽幔”(谢惠连语)的凄楚境况中,整天流露着“泣涕零如雨”(汉古诗语)的悲苦情态。这里的“孤灯”、“寒机”、“零泪”和“叹息”,集中地渲染了这个特定的环境和典型的人物——念远的思妇。在这时出现的诗意诗情的高潮,正好把这个“思妇念远”的诗旨具体生动地突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你见了难以忘怀。


 * * * *


 沈约不愧为“永明体”的首倡者,确是一位语言文字调遣的不凡高手。一篇五言八句的短短篇幅,纳入了一个饱含情愫“思妇念远”的凄美故事。在叙写中并没有具体点明诗中主人公是“思妇”,而且连其性别也是人们在字里行间找到的。然而,其境、其事、其人、其情,历历在目,可视可即可思可望。正如宋人所言,其诗语已达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的高超境界。翻阅《乐府诗集》等古籍,可以看到后世的不少拟作和仿作。近者,即有梁简文帝萧纲的“霭霭夜中霜”;远者,又有唐宋诗家的仿作。如唐人王偃的“北斗星移银汉低”、唐释贯休的“蟪蛄切切风骚骚”,以及宋代大家欧阳修的“浮云吐明月”,等等拟作与续作。可见沈诗艺术生命力的强大,诗歌影响的邈远。

《夜夜曲》作者、赏析、鉴赏和解读 - 汉魏六朝诗歌 - 可可诗词网

《夜夜曲》

夜夜曲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夜夜曲》,乐府《杂曲歌辞》,系南朝梁沈约所制。后来,南朝梁萧纲(梁简文帝),唐王偃、贯休都曾有以《夜夜曲》为篇名的作品。《乐府解题》解释说: “《夜夜曲》,伤独处也。”所谓“伤独处”,主要是写思妇独处空闺的寂寞与感伤。

诗前二句,写星空之象。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银河由纵而横,北斗由横而纵,以星移斗转,言时间流逝,表现了内心的焦虑。 “纵且横”、 “横复直”,系互文。又言河汉、北斗或纵或横,周而复始。这种单调的往复循环的轨迹描绘,正衬托了女主人公百无聊赖的寂寞心理。诗句中的“直”字。即是“纵”的意思。所以用“直”,一是为了规避用词的重复,二是叶韵的需要。

银河与北斗的转动位置,小而言之,可代表一夜的时间变化:大而言之,可以表示一年四时的变化。以北斗为例,成语“斗转参横”一词,即代表天将亮的时分。《鹖冠子·环流》指出: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古代以北斗星斗柄的运转来计算月份,斗柄所指之辰,称作“斗建”。《汉书·律历志上》载: “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如农历正月指寅(即建寅之月),二月指卯(即建卯之月)。因此,河汉、北斗“纵且横”、 “横复直”的变化,不仅表现着一个个难捱的孤寂的长夜,还表现着难捱的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在空旷无垠的宇宙背景衬托下,这位瞩望星空的思妇,益发显得孤单可怜。

三、四句,写星空之怨。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女主人公虽望眼欲穿,而良人绝无归期。此怨诉谁?所面对者,唯广袤星空而已。茕茕孑立,无人可语,只好向星汉作怨语。银河、北斗徒然运转不息,我每夜瞩望于你,可你怎能理解我心中深深的思恋呢?文中正是通过这种思念,表白了思妇忠贞不渝的爱情。在这种感慨的背后,也折射着她对爱人的心声。 “宁知心有忆”犹言你知道我这眷眷的心,有那么想念你。

作者善于用景物衬托思妇的心境。长夜中的星空是多么浩瀚,以浩渺无边的宇宙来陪衬思妇的孤独感觉,益发使人感到思妇的孤立无凭。诗前半部分,凡四句,言纵而横,横而纵占其二,所以不避单调、不忌重复,正因为是在单调中,能突出一种寂寞、无聊赖、无情趣的思妇心境。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以如此广大的宇宙,竟无人再能知心,这也有非君莫属的感慨。

诗前半部分,在结构安排上,前三句皆写高远之景,最后, “宁知心有忆”止于自身,点出诗旨,始见庐山真面目。前三句, 若静水,第四句,陡起波澜,使人有意外之兴,读来饶有趣味。

后四句,写闺中之怨。

“孤灯暖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孤灯昏昏如豆,凄清的机房中,女主人公织布到天亮,止不住的泪水落下来,心中的苦楚能向谁倾述呢?鸡鸣声声,一夜过去了,空自叹息。

“孤灯暖不明,寒机晓犹织”,其作用大致类同于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继“孤灯”二句后,引出“零泪向谁道”句意。 “零泪”,滴泪,言哀痛至极,不能自已。 “向谁道”,言无人可语。把女主人公难堪孤寂的苦闷表现得淋漓尽致。

起兴之句,也很好地衬托了这种心境。 “孤灯”使人联想女主人的孤单。“寒”字概括了环境的凄清, “暖不明”的光线给人以沉重阴郁的感觉。这些都很好地烘衬着女主人公“零泪”、“叹息”的心境


古代爱情诗词《》夜夜曲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夜夜曲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夜夜曲》,《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共两首,此为第二首。序引《乐府解题》曰:“《夜夜曲》,伤独处也。”明确点明了本诗的主题。
 诗先从寥远的星空写起。“河汉”,即银河;“北斗”,指北斗七星。“纵且横”、“横复直”写斗转星移、方位改变,以显示时光的流逝。“纵横”实即“横直”,上下两句不过颠倒了一下顺序,却见出形象与动感,可谓有点铁成金之妙。“星汉”二句,承前启后,似乎于不经意中引出了望星空的人来。“空如此”,是说星斗只知道无所用心地飞快运行,却不知道强烈地思念着远方丈夫的思妇,是如何艰难地在打发着日子。以有情之心去责怪无情之物,并以反问语气来加强这种情感的表现,似乎不近情理,但由此更可见出思妇的思念之切,孤寂之甚苦之深。“孤灯”二句,转入对室内景象的描写。与明灿的星空形成强烈对比,这里灯是“孤灯”,昏暗不明,机是“寒机”,冷落凄清,无一不被涂上了孤凄索寞的感情色彩,无一不是思妇处境心情的形象化身。“晓犹织”表明思妇一夜未眠,她在昏暗的斗室中,坐在织机前不知疲倦地织啊织,一直到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思妇无疑是一位勤俭的劳动妇女,她大约是经常熬更守夜地劳作的。然而在这样的夜里,她大约并不是为了多织些布帛,而是因为思夫心切,夜不成寐,想用这不停的劳作来聊以排遣愁肠。但结果如何呢?“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鸡叫了,天快明了,忧思仍然像梦魇一样缠绕着她,无法排遣,无处诉说。辛酸的眼泪不由得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深沉的叹息也一声接着一声响起。一个“徒”字,写出了思妇的无可奈何和绝望,激起了读者的深深同情。
 全诗语言朴素,不尚藻饰,但字里行间流溢着一片真情,句有余味,篇有余意,耐人咀嚼。以环境气氛的描绘、渲染及思妇行为动作的次第展示来表现思妇深沉的内心世界,来表现思妇对于远方丈夫的一片纯真、深厚的情感,以及她身无所依、情无所诉的痛苦,显得细腻宛曲,直而不露,淡而有味。从星空写到室内,从夜里写到天明,在时空交织的终端再将“零泪”、“叹息”的思妇推出前台,作为全诗的精彩谢幕,也颇富于层次和匠心。这首诗后来为一些人所仿效,梁简文帝萧纲、唐王偃等人都有同题之作。直到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还写了一篇《夜夜曲》:“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虽详略取舍各有不同,但其间一脉相承的联系,还是不难看出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