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鼻损伤
外鼻突出于体表,较易受到损伤,战时除火器伤外,也常受到非火器性钝器伤。外鼻伤的发生率占全鼻部战伤半数以上。
外鼻损伤常见症状是鼻出血和局部疼痛,软组织挫伤表现为局部肿胀及皮下淤血。伴有鼻粘膜撕裂伤时,擤鼻后可引起皮下气肿。伤及骨组织时,可发生鼻骨、上颌额突、鼻中隔骨折或脱位;若骨折片有移位则出现鼻梁增宽、偏平、塌陷、歪斜、中隔偏曲等畸形; 触诊常有骨错位感,并有触痛或骨擦音;鼻内检查常见有血液、血块、粘膜撕裂、血肿等。必要时作鼻部X线摄片检查,确定损伤和骨折的性质、程度和范围。应注意检查有无脑震荡、鼻窦、牙槽、眼眶及颅底骨折等并发伤。对鼻内流血者应鉴别是否有脑脊液鼻漏。注意检查有无异物存留。
早期处理主要是止血、止痛、骨折复位、缝合伤口和预防感染,重伤应注意防治休克,酌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对鼻部裂伤应尽早施行清创术,去除异物,用细线作对位缝合。清创时尽可能保留鼻部软组织,除无生机的组织外,均不作切除。软组织缺损可致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应行适当修复。皮肤缺损宜早植皮。鼻骨骨折有移位者应尽早复位,宜在伤后尚无明显肿胀时进行,若鼻部过分肿胀或伤员全身情况严重,复位可稍延迟,但不宜超过7~10日。鼻骨骨折复位法是在鼻腔表面麻醉或针刺止痛下进行,用鼻骨复位钳或钝头器械如骨膜起子、血管钳等,前端裹以凡士林纱布伸入鼻腔,置于鼻骨背面,轻柔地用力向前向外撬起鼻骨,另手拇示二指按住鼻梁协助复位,然后于双侧鼻腔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固定2~3日。鼻中隔骨片移位亦可通过上法矫正,遇有鼻中隔血肿时,填塞前应行切开引流。对鼻部开放骨折,应先行清创复位骨片,然后缝合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