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外耳道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waierdaojie

由细菌引起的外耳道皮肤毛囊、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诱因多与挖耳损伤或游泳积水有关。主要症状为跳动性剧烈耳痛,张口、咀嚼或牵拉耳廓、按压耳屏时疼痛加重;同时可有听力减退、全身不适发热等。较易诊断,但感染较重扩散至耳廓周围时,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治疗主要为全身应用抗生素及镇痛药物,局部可作热敷,理疗并涂以抗生素软膏等,必要时应行切开引流。不要随意挖耳,游泳灌水后即时排出是预防外耳道疖的重要措施。

☚ 中耳炎   耳鸣 ☛

外耳道疖furuncle of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系外耳道软骨部毛囊感染性炎症。多由挖耳、慢性刺激及糖尿病等因素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外耳疼痛,严重时可波及病侧面部;局部红肿、压痛明显;溃破后可溢出脓汁。本病应与中耳炎、乳突炎等病相鉴别。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局部化脓后切开引流,对症治疗等。

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为化脓菌(多为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脂腺所致。常为单发,但亦可为多发。一般系挖耳损伤皮肤或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表皮软化,再有细菌感染所致。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刺激、外耳道湿疹、糖尿病等亦为发病诱因。
本病的主要症状为剧烈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与打呵欠时疼痛加剧,并常放射至头部,影响睡眠,全身多感不适,体温可微升。因外耳道肿胀或闭塞,听力常有减退,牵引耳郭、压迫耳屏时疼痛加剧。待疖肿溃破后,症状稍减。外耳道软骨部有局限性红肿,其顶部可有化脓黄点,破后有脓液流出。脓液的特点为量少、稠厚,有时带血,无粘液,故与中耳炎不同。因外耳道肿胀,其深部及鼓膜均不易窥见。感染较重时可蔓延至耳郭周围软组织,使耳屏前及耳郭后和乳突部皮肤红肿。耳前、下、后的淋巴结亦常肿大,压痛,甚至化脓。外耳道疖所并发的耳后脓肿系耳后淋巴结化脓所致,其位置在乳突骨膜之上。
本病诊断一般不难,有时应与急性乳突炎鉴别,因外耳道疖所引起的耳后软组织肿胀与急性乳突炎相似。但急性乳突炎时鼓膜充血,向外膨隆,穿孔后有脓液流出,外耳道骨部后上方可塌陷,而软骨部则无肿胀,听觉障碍较重,乳突处有明显压痛,但咀嚼和牵引耳郭时无痛,脓液常呈粘性,X线照片可见乳突气房模糊。外耳道疖引起的耳后脓肿应与急性乳突炎并发的耳后骨膜下脓肿相鉴别。
外耳道疖常多由挖耳所引起,故应加强预防宣传,戒除挖耳习惯。治疗上宜给以镇痛剂以减轻痛苦,疖肿初期及早给予磺胺或抗生素等药物。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紫外线等物理疗法有消炎退肿作用。局部经清洗后还可用棉签蘸下列药物塞入外耳道,如鱼石脂(纯鱼石脂或10%鱼石脂软膏,5~10%鱼石脂甘油),2~5%白降汞软膏,红霉素软膏及磺胺软膏等,有消炎收敛作用。疖肿如已化脓可切开排脓,切口必须与外耳道纵轴平行,以防日后形成狭窄。如疖肿已破裂,应经常清除脓液并用4%硼酸酒精涂布,保持外耳道清洁,直到痊愈。

☚ 外耳道异物   弥漫性外耳道炎 ☛

外耳道疖

furuncle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