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外耳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外耳道wài ěr dào外耳的一部分。1934年陆渊雷《生理补证》卷四:“中耳鼓室其容积比之外耳道为甚小,不可不知。”1950年3月15日《大众医学》第三卷第五期:“耳朵前头断面图: 1. 外耳道,2. 鼓膜,3. 中耳,4. 突起,5. 圆窗,6. 槌骨,7. 砧骨,8. 镫骨,9. 颜面神经,10. 前庭。”◇外听道、耳管、耳道、听道。 外耳道external auditory canal系音的气传导通路。为一弯曲的管道,是外耳的一部分,长约2.1~2.5cm。外耳道的外1/3为软骨部(以软骨为基础),内2/3为骨部(以骨为基础),两部相接处较为狭窄。外耳道表面的皮肤较薄而紧密,故外耳道皮肤发生疖肿时,疼痛剧烈。外耳道软骨部有可动性,作外耳道检查时,向后上方牵拉耳廓,即可拉直外耳道,窥视鼓膜。新生儿外耳道骨部和软骨部发育未全,故外耳道塌陷狭小。外耳道可由耵聍及异物造成阻塞;亦易发生外耳道疖。 外耳道 外耳道指从耳廓至鼓膜的声波传导通路。略呈“S”形,长约25毫米。声波经外耳道传到中耳。外耳道表面覆有皮肤,皮肤内有皮脂腺和耵聍腺。耵聍腺可分泌耵聍,为粘稠的液体,干燥后成痂块,俗称耳垢或耳残。如果耳垢阻塞外耳道,则称耵聍栓塞,妨碍听力。 ☚ 耳 中耳 ☛ 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是由外耳门向内达鼓膜间的弯曲管道。长约2.5cm,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由颞骨构成。因鼓膜呈倾斜位,故外耳道前、下壁较长。外耳道方向由外向内,先向前上,继而向后,最后向前下方。当窥视鼓膜时,应将耳廓拉向后上,使外耳道弯度变小。外耳道表面覆以皮肤,含有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 外耳道external auditory meatus(/canal)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