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外科疾病与气血、脏腑、经络的关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外科疾病与气血、脏腑、经络的关系

外科疾病与气血、脏腑、经络的关系

外科疾病,虽然大多发于体表,局部有形可见,但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都有密切联系。其辨证方法与其他学科一样,也是按照四诊八纲的原则,把局部和全身情况结合起来认识。
外科疾病与气血的关系 人身气血,相辅而行,循经脉以内养脏腑,外濡肌肤,起着维持生命、抗御外邪的作用。气血的运行如环之无端,倘有失调或破坏,则运行失常,形成局部气血凝滞,阻于经络,留于肌肤、筋骨而发生疮疡。《素问·生气通天论》谓:“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痈疽》谓:“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为脓。”这扼要地说明脓的形成,主要由于热(毒)胜致血肉腐败的结果,也是局部气血凝滞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的病理过程。人的气血盛衰,关系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气血旺盛,卫外力强,外邪不易入侵;气血虚衰,卫外不固,易为各种外邪侵袭,所以《素问·评热病论》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论述。若疮疡病人气血充盛,在治疗过程中则脓未成者可消散,脓已成者可使毒势局限,易溃,溃后腐肉易于脱落,亦易生肌愈合。气血不足者则疮疡难消、难溃、疮形不易局限,溃后腐肉难以脱落,亦难生肌收口愈合,甚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走黄”、“内陷”等症。
外科疾病与脏腑的关系 疮疡虽发生于体表,但与脏腑有一定的关系。《素问·生气通天论》谓:“膏粱之变,足生大疔”,《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指出了疮疡与脏腑有一定关系。如属于胃、肺、肾病的“消渴证”病人易患痈疖; 患瘰疬和乳癖者多有肝气郁结;虚劳者易患流痰等,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或有病变而导致疮疡的发生。同样,体表的疮疡病变,也可影响脏腑,如疮疡热盛邪毒蒙闭心包以致出现高热昏谵痉厥等症,或邪毒犯肺而致呼吸喘促,都是由于疮疡而导致脏腑的病变。
外科疾病与经络的关系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达肌肤,具有运行气血、联络全身以维持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疮疡的发生和传变都与经络有关,脏腑有病,由里达表,外生疖痈;疮疡病变,由表传里,内攻脏腑,也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形成。同时,疮疡的发生,也往往因经络阻塞而致气血凝滞。正如《医宗金鉴》的“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之说。
总之,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气血、脏腑、经络有一定的关系。局部的经络阻塞和气血凝滞,以及脏腑功能的失调,是其总病机。临床上既要注意局部,以攻邪为主,同时又须重视整体,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气血。

☚ 中医外科学   外科四诊 ☛
000192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