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外汇管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外汇管制wài huì guǎn zhìвалютный контрóль;контрóль над инострнной валютой

外汇管制

又称“外汇管理”。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外汇买卖以及汇价实行一定的限制措施。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外汇管制的对象一般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对居民管制较严,对非居民管制较宽。在外汇管制下,一切贸易和非贸易收入必须按官价卖给中央银行; 一切贸易和非贸易支出必须事先经过外汇机构批准,方能向银行购买;对于资金输出、输入,银行存款帐户、外汇汇率,对外结算也实行管制。中国对外汇实行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方针。管理外汇的机关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经营外汇的专业银行为中国银行。非经外汇管理局批准,其他任何金融机构不得经营外汇业务。在中国境内,除法律、法令和条例另有规定外,一切中外机构和个人的外汇收入,都必须卖给中国银行,所需外汇由中国银行按照国家批准的计划或有关规定卖给。禁止外币流通、使用和质押,禁止私自买卖外汇,禁止以任何形式进行套汇、逃汇。

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又称外汇管理。国家通过法令,对于外汇的买卖收支、结算和使用等一切外汇业务所进行的监督和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禁止外汇自由买卖;由政府指定机关统一管理外汇业务;一切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必须按规定汇价卖给外汇管理机关;一切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支出,必须经过批准,按规定汇价向外汇管理机关申请购买。外汇管制的目的,在于使国家能集中掌握外汇资金,并统一支配和监督使用,限制资本的输出入,防止外汇投机,稳定外汇行市,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

亦称“外汇管理”。一国政府为集中使用外汇,限制资本流出入,防止外汇投机,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稳定货币汇率,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外汇收支和买卖以及汇价等所实行的限制性措施。一般由政府授权其中央银行或另外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外汇管制的对象主要包括:(1)以人为管制对象,即对居民和非居民的外汇收支予以区别对待。通常对居民管理较严,对非居民管理较宽;(2)以物为管制对象,即对外汇现钞、外国铸币及其它外汇支付工具、外国有价证券和黄金等进行管制。外汇管制的方法可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两种。前者指外汇管制机构通过行政管制、数量管制和成本管制等方法对有关外汇收支活动进行直接、强制性的管制:后者指通过实行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利率政策等间接影响一国的外汇收支,以达到外汇管制的目的。外汇管制的内容因各国的国情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内容是:(1)贸易外汇管制;(2)非贸易外汇管制;(3)资本输出入管制;(4)非居民存款户管制;(5)外汇汇率的管制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程度不同的外汇管制。根据各国管制的宽严程度、外汇管制可分为3种类型:(1)全面外汇管制,即对贸易和非贸易收支以及资本项目的收支,均加以管制;(2)部分外汇管制,即一般对非居民的贸易和非贸易收支不加以限制,而对资本项目的收支加以限制;(3)名义上取消外汇管制,但实际上仍实行间接或变相的管制措施。

☚ 外汇牌价   外汇人民币 ☛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Exchange Control

又称外汇管理。广义指一切影响一国外汇流出流入的措施;狭义指一国政府为保障本国经济发展、稳定货币金融、维护对外经济往来正常进行、改善国际收支而对外汇买卖、国际结算和资金流动所实施的限制性政策措施。由于各国所处的地位和处境不同,因而采取的管制措施也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化,所采取的管制措施也会有所差异。一般说来,外汇管制可分为全面的和部分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管制。其基本内容有:(1)政府颁布外汇管制法令,由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的专门机构、银行来执行、负责外汇管制工作,如中国的国家外汇管理局。(2)自然人和法人买卖和持有外汇,包括外国货币和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支付工具,皆要受到管制。(3)出口所得的外汇,必须按规定,全部或部分向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的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兑换成本国货币,而进口所需的外汇,则须申请进口许可证,由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的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根据许可证上所载的金额供应外汇。(4)自然人或法人所得到的非贸易外汇收入,如国外汇入款项、旅游事业收入等,必须得到管理外汇的部门批准,方可汇出。(5)对资本输出和输入以及输入资本所获得的收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时期,进行程度不同的管制。(6)国家公布和管制汇价。(7)对非本国的自然人和法人在本国的外汇存款账户,也要实行宽严程度不同的管制。各国外汇管制的情况不尽相同,美国、瑞士、加拿大从未实施外汇管制,其他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也都取消外汇管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和非贸易的外汇支出,都实施不同程度的外汇管制。澳门是一个自由港,没有外汇管制,澳门币可自由兑换,资金可自由出入。1993年始,为了确保澳门有一个可动用的外汇储备,澳葡政府规定,凡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法人或自然人、娱乐公司等,须将所收入的外汇的一部分(出口贸易货款的50%)强制性向指定银行兑换回澳门币。这一规定称为外币抽兑制度,由此产生的外汇收入作为澳门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由澳门货币暨汇兑监理署统一管理。以1996年澳门产品出口值133.76亿澳门元计算,约有价值相当于66.86亿澳门元的出口外汇收入兑换成澳门币,占该年澳门外汇储备总额193.04亿澳门元的34.7%。

☚ 原产地规则   进出口贸易管理制度 ☛

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对居民在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进行限制。广义的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对居民和非居民的涉及外汇流入和流出的活动进行限制性管理。外汇管制依照该国法律、政府颁布的方针政策、各种规定和条例进行,执行者是政府授权的中央银行、财政部或另设的其他专门机构,如外汇管理局。外汇管制的对象:针对人是居民和非居民,针对物包括外国钞票和铸币、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和黄金,有的国家还涉及白银、白金和钻石。外汇管制的针对活动涉及外汇收付、外汇买卖、国际借贷、外汇转移和使用,本国货币汇率的决定,本国货币的可兑换性,本币和黄金、白银的跨国界流动。外汇管制的手段大体上分为价格管制和数量管制两种类型,前者指对本币汇率作出的各种限制,后者指外汇配给控制和外汇结汇控制。

外汇管制

又称“汇兑管制”。一国的货币当局对涉及外国货币的金融交易所实行的限制。一些国家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汇率稳定,对外汇交易、国际结算等常采取限制性和保护性措施。在金本位制度下,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汇率可以自动调节并保持相对稳定,国际收支可以自动恢复平衡,因此外汇管制不存在,也没有实施管制的必要。随着金本位制度的崩溃,纸币流通制度的实行,汇率波动和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资本外逃、通货膨胀、出口乏力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国开始进行外汇管制。各国外汇管制的机构一般是其中央银行,但有的国家专设外汇管制机构。外汇管制的对象包括人和物两方面。对人的管制主要包括法人和自然人。根据法人和自然人居住地点的不同,将法人和自然人划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居民指定居在外汇管制国家境内的本国人和外国人,非居民指没有定居在外汇管制国家境内的本国人和外国人。对物的管制包括对外汇及外汇有价物的管制,具体包括外币、黄金、外汇票据、各种有价证券等。有的国家还包括对白金和钻石的管制。外汇管制的区域一般以本国为界,但一些经济共同体的外汇管制区域可能扩展到整个共同体区域。根据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国家: (1) 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这类国家对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支,以及资本项目的外汇收支都有明确的限制。(2) 实行部分外汇管制的国家。这类国家一般对资本项目的外汇收支进行管制,而对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不实行管制,非居民的外汇兑换也不受限制。(3) 没有外汇管制的国家。这类国家一般经济实力较强,外汇储备充裕,因此取消了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的方法很多。(1) 从对贸易外汇的管制看,主要体现在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两个方面。在出口收汇方面,通常规定出口商必须将全部或一部分出口贸易所得的外汇收入,按官方汇率售给指定外汇银行,以集中国家的外汇收入,统一使用。在进口付汇方面,一般对进口商品实行严格的审批手续,以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2) 从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看,一般来说,对收入的管制较松,对支出的管制较严;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管制较松,发展中国家管制较严。(3) 从对资本输出入的管制看,经济实力强的国家一般鼓励资本输出,限制资本输入;经济实力弱的国家则相反。(4) 从对汇率的管制看,许多发达国家设立外汇平准基金,基金由外汇、黄金和本国货币组成,通过外汇平准基金在外汇市场进行外汇买卖,直接影响外汇市场的外汇供求关系,以间接缓解汇率的波动。这是对汇率的间接管制。另外,有些国家实行复汇率,即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率。这是对汇率进行直接的管制。(5) 从对黄金的管制看,有些国家对黄金交易进行管制,一般不准私自输出或输入黄金,有的国家还对黄金出售征税。(6) 从对银行非居民存款账户的管制看,实行外汇管制的账户一般分为三种:
❶ 国外账户。对非居民向银行所出售的自由外汇,以及银行对居民和非居民的应付款记入这类账户。非居民这类账户上的存款,可以办理国内支付或汇出境外。
❷ 国内账户。这类账户上的存款只能在国内购买商品、支付其他费用,或转移到本国其他居民的同类账户。
❸ 只进不出账户。禁止非居民将国内资金或将居民所欠非居民的债务转移到国外,而非居民在国内出售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的所得款必须存入该账户。
外汇管制可使一国经济不受或少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平衡国际收支,但它对一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亦有不利影响。例如,限制贸易规模的扩大,失去了本国汇率变动的灵活机制,不利于发挥汇率在调节外汇供求和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刺激外汇黑市和资本外逃,要为外汇管制付出很大成本,等等。

外汇管制

亦称 “外汇管理”或 “外汇统制”。一国政府授权货币金融当局或其他政府机构,通过法令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控制。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exchange control

亦称“外汇管理”或“外汇统制”。一国政府授权货币金融当局或其他政府机构,通过法令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控制。

☚ 外汇监管   外汇管理 ☛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亦称“外汇管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行政当局为平衡国际收支而授权有关金融机构对本国或本地区外汇买卖、外汇汇率以及外汇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所实行的干预和控制。外汇管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军费开支猛烈增加,它们为防止资本外逃,筹集黄金和外汇以应付战争,开始实行外汇管制。随后,许多国家纷纷效尤,外汇管制则成为世界各国为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外汇管制的主要类型有:(1)全面外汇管制,即对国际收支的全部项目实行管制;(2)部分外汇管制。只对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进行管制。各国外汇管制的方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容是:(1)贸易外汇管制;(2)非贸易外汇管制;(3)资本输出入管制;(4)非居民存款户管制;(5)外汇汇率的管制;(6)对外汇资产和其他外汇资金的管制等。

☚ 五、外汇管制   外汇管理 ☛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Exchange Control

一国为防止资金逃避或流入,改善国际收支和维护本国货币汇率而对外汇买卖、国际结算和资金流动所实施的一种限制性的行政管制措施。为便于控制,一般都由政府授权中央银行,或另外成立专门政府机构作为外汇管制的主管机关。此外,还指定一些大商业银行为指定银行,按外汇管制法令办理外汇业务。外汇管制的方法有两类:数量管理和汇率管理。前者是通过进口限额、进口许可证等形式对进出口金额和数量统筹管理;汇率管理大体上包括,稳定汇价政策、高估或低估本国货币价值、实行多种汇率制等。严格的外汇管制会影响正常的国际贸易的发展。为活跃本国经济,加强对外贸易、金融等方面的竞争,现在各国都有逐步放宽外汇管制的趋势。

☚ 蛇形浮动   居民和非居民 ☛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了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的稳定,而授权有关货币当局对本国或本地区的外汇交易,外汇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等实行一定的管理。中国的外汇管制一般又被称为外汇管理。
外汇管理的产生和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国际收支危机、货币信用危机密切相关; 而外汇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则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国际收支状况密切相关。在一个国家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或尚不发达时期,实施外汇管理可以帮助该国集中外汇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恢复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实行外汇管理也会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外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贸易和资金融通的自由发展,因为实行外汇管理后,在外汇的买卖、货币的兑换和自由支付方面有许多限制,使贸易活动和融资活动有一定的不便; 其次,严格的外汇管理使外汇资金的分配不能实现最优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益; 再次,汇率贬值虽然能刺激出口,但也同时抬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对控制国内物价和发展经济都是不利的; 最后,实行外汇管理使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资金等交往中的摩擦增加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势力。

☚ 外汇   外汇管理体制 ☛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

又称汇兑管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对涉及外国货币的金融交易所实行的限制。外汇管制的对象包括人和物两方面。对人的管制主要包括法人和自然人。根据法人和自然人居住地点的不同,将法人和自然人划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居民指定居在外汇管制国家境内的本国人和外国人,非居民指没有定居在外汇管制国家境内的本国人和外国人。对物的管制包括对外汇及外汇有价物的管制,具体包括外币、黄金、外汇票据、各种有价证券等。有的国家还包括对白金和钻石的管制。外汇管制的区域一般以本国为界,但一些经济共同体的外汇管制区域可能扩展到整个共同体区域。

☚ 联系汇率制度   国际汇票 ☛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

亦称“外汇管理”。一个国家为了集中使用该国外汇,防止外汇投机。避免资金逃遗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维护本国货币汇率,政府通过法令对外汇的收付、买卖、借贷和转移以及本国货币对外汇率等采取的限制性措施,以便于国家对外汇资金的宏观控制、支配和监督作用。其主要内容是:禁止外汇自由买卖;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行使和借贷;禁止套汇、逃汇; 由政府指定机关统一管理外汇业务;出口商以及个人和团体持有的外汇,必须结集给外汇管理机关;进口用汇和个人、团体出国外汇必须经外汇管理机关批准。外汇管制一般可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直接管制的做法有:
❶行政管制,如由政府控制一切外汇交易,一切外汇收入须按官方汇率结售政府外汇管理机构,一切外汇支出都须经过批准等。
❷数量管制,如对外汇收入实行分成制,允许收汇者保留一部分外汇,其余结售给政府外汇机构,对外汇使用实行配额制等。
❸成本管制,即通过调整汇率来影响用汇成本,从而影响外汇的收入和使用,主要方法是实行多种汇率。间接管制的主要做法是,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限额制、进口押金制,对非居民存款不付或倒收利息等方法,以影响外汇收支。

☚ 外汇储备   外汇管理 ☛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exchange control

指一个国家政府的、中央银行的或专门的货币机构对于国际交易或本国通货与外国通货的交换所施加的严格规定的限制。就与国际收支的关系而言,这些限制通常服务于不同的目的。而最经常的目标是在于平衡贸易 (物品的出口和进口) 或当前帐户。
从历史上看,在各种情况下的外汇管制措施都旨在保持国内政策的自主性而免受贸易逆差、外债、或本国生产资本控制权的转移的威胁。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0年中,外汇管制的目的是在于限制某些国家中与贸易的发展相伴而生的任何不平衡。从基本上说,当货币兑换体系不再能履行它们作为国际市场上的调节者的作用时,各种管制便被引进。
由于外汇管制措施的多样性,要想测量它们对经济的冲击和后果是困难的。大多数外汇管制的作用是在于控制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余额。从这种意义上说,外汇管制将影响到对进口的融资 (先前的需求,必需的存款,特定的汇率)、支付条件 (对于出口或进口延期的固定支付) 或对于旅游支出的各种限制。某种控制形式的实施一般都是标准和规范的,而不具有例外性。
在80年代前半期,只有美国、瑞士 (从1979年开始) 和联邦德国 (从1984年开始) 允许资本自由流动。日本直到70年代末曾一直采用高度的外汇管制,而在1984年美日谈判的刺激下也转向逐步的自由化。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虽然改善了货币兑换性,但仍保留有关于资本流动的某些限制。

☚ 现汇与期汇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 ☛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对部分或全部外汇交易实行的限制。外汇管制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是出于战争的特殊需要,战后便立即取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西方国家仍实行外汇管制,则是因为经济上存在困难。一方面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由于战争的消耗和国际收支不好而深受外汇和黄金储备不足之限制。在当前的国际经济中,不少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失衡,外汇供不应求;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导致国际间资本流动严重;浮动汇率的实行虽使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递受到限制,但经济波动仍可通过国际贸易尤其是金融市场等渠道得以在国际间传播;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危机更使人们重新审视金融自由化的利弊和对策。这些问题迫使不少国家实行程度不同的外汇管制,以达到改善国际收支、保护本国经济和增加政府收入等目的。外汇管制与经济制度有一定关系,但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包括市场经济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都可能实行外汇管制,尽管不同国家在管制方法和严格程度上有很大差别。外汇管制要求权限集中,其管制机构一般是一国的财政部或中央银行,国家成立专门的外汇银行或授权大的从事外汇交易和负责日常的管理。外汇管制可针对国际收支的所有项目如商品、劳务交易和资本流动等;管制方法一般可分为直接的数量限制和间接的成本控制两种。直接的数量限制手段有进出口许可证、限额、行政性的禁止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等;间接的成本管制方法主要有关税、进口附加税、国内税收、不同的利率和汇率等。前者通过对进出口数量和资本流动的直接限制,后者则通过提高使用外汇的成本减少对外汇的需求。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一般都处于外汇短缺的困境,货币当局因此运用行政命令和价格机制等手段,力求使本国的外汇收入都转移到自己手里。另一方面,则把外汇的使用纳入分配的渠道,并尽力阻止资本外流。汇率本身也是外汇管制的重要工具,双重或多种汇率、不同的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也是货币当局常用的手段。与收入紧缩、价格变动等手段相比,外汇管制在调整国际收支上具有作用大、见效快、阻力小、适用性广等优点,因而为很多国家所广泛使用。但是,外汇管制也有不少缺点和弊病。例如,由于限制了贸易规模的扩大和降低贸易的质量,不利于发展国际贸易;限制了本国货币的汇率变动的灵活性,不利于发挥汇率在提高使用外汇的效益、调节外汇供求和改善国际收支上的作用;在保护国内生产的同时可能保护落后,不利于调动企业追求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的积极性;刺激外汇黑市、走私、资本外逃、贿赂等不法行为从而增加外汇管制的困难和成本。

☚ 适度储备理论   外汇管制的五个阶段 ☛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

亦称“外汇管理”。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通过法令、政策和规章制度等行政干预方式,对外汇的买卖、收支、结算、汇率的高低以及资本的输出入等实行的管理和限制。主要目的是集中分配使用全国的外汇资金,防止资金外流或过量流入,防止外汇投机,稳定货币汇率,改善或平衡国际收支。外汇管制的范围通常划分为贸易项目、非贸易项目、资本项目和现钞、金银项目的管制等几个方面。管制的方法主要有: (1) 行政管制,由政府控制一切外汇交易,一切外汇收入须按官方汇率售给政府外汇管理机构,一切外汇支出都须经过批准,限制资本和金银的输出入。(2) 数量管制,对外汇收入实行分成制,允许收汇人保留一部分外汇。对外汇使用则实行配额制,根据用汇入的实际需要或进口商品的种类分配外汇使用额。(3) 汇率管制,通过调整干预汇率影响创汇收益和用汇成本来达到外汇管制的目的,如实行复汇率制或设立外汇平准基金间接干预汇率。外汇管制最初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第二次大战时期和战后初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5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外汇管制程度有所放松,但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仍实行程度不同的外汇管制。

☚ 复汇率制   外汇留成 ☛
000032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