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外朝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外朝官

外朝官

参政并参与国家管理官员的统称。其与内朝官相对而言,内朝官只管皇宫内院之事,不予国政,又称其为中朝官。《历代官制概略》: “外朝官: 汉代朝官从武帝以后分为中朝和外朝。由丞相领导的正规机构各官为外朝官,此为法定的行政机构,诏令由此出。”

☚ 外郎   外牧官 ☛
外朝官

外朝官

对中央政府中由宰相总领的法定政府官员的统称。西汉自武帝起,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特令其侍从亲信出入禁中,与闻国政,并渐夺执掌朝政之实权,组成所谓 “内朝”。昭帝时,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以领尚书事为内朝官首领,明确提出由其 “治内”,由丞相 “治外”,使 “内朝” 和 “外朝”划分明朗化,其实是把以宰相为总领的法定政府官员排斥于决策层之外,使其退居到仅仅执行政务、办理事务的地位。西汉内朝官与外朝官的划分,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变化。

☚ 中朝官   职事官 ☛

外朝官

汉武帝时区分内朝与外朝,指称丞相及其下至六百石的朝廷官员为外朝官。


外朝官

属于外朝的官员。参见“外朝”。

外朝官

汉武帝时,为削弱相权,强化皇权,设中朝和外朝,中朝官由皇帝近臣组成,出入宫廷,与尚书令等共议军国大事。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等朝廷正规职官为外朝官,变成执行一般政务的机构。

外朝官

官类名。汉代朝官从武帝以后分为中朝官与外朝官。由丞相领导的正规机构各官称为外朝官。至东汉,虽有“中朝”之名,但外朝官如三公等,多录尚书事,因此,实际上已无内朝、外朝之分。参见“中朝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