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外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外府(一) 上古官名。掌管国内财货的出纳。《周礼·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出入,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 (二) 即卫尉府。《后汉书·孙程传》:“ (阎) 显弟卫尉景,遂从省中还外府。” (三) 亦为京都以外的州郡官署之统称。《文选》四六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兴廉举孝,岁时于外府; 署行议年,日夕于中甸。” 外府主泉藏在外者。《周禮·天官·冢宰》: “外府: 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鄭玄注: “外府,主泉藏在外者。” 外府wài fǔ〖名词〗 外府❶ 周代官职名。掌管财物的出纳。《周礼·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 外府wài fǔ❶州部的官署。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兴廉举孝,岁时于~~;署行议年,日夕于中甸。” 外府 外府官署名。官名。西周时期置。掌国家财政及税收政令。唐代改太府寺为外府。《周礼·天官冢宰》:“外府:中士2人,府1人,史2人,徒10人。”“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凡有法者,共王及后、世子之衣服之用。凡祭祀、宾客、丧纪、会同、军旅共其财用之币赍赐予之财用。凡邦之小用皆受焉。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旧唐书·职官志三》:“太府寺:〔龙朔改为外府,光宅改为司府,神龙复为太府寺也〕。” ☚ 瓦甸安抚司 外府寺 ☛ 外府wài fǔ1、官名。周置,掌财物出纳。《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出入,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凡有法者。共王及后、世子之衣服之用。凡祭祀、宾客、丧纪、会同、军旅,共其财用之币。赍赐予之财用。凡邦之小用皆受焉。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2、指卫尉府。《后汉书·孙程传》:"显弟卫尉景遽从省中还外府,收兵至盛德门。" 3、指州郡官署。南齐王元长(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兴廉举孝,岁时于外府。" 外府❶官名。掌国内财货出纳之官。 外府设置在皇宫外的府署,以与设在宫内的府署相区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