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外囊菌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外囊菌目Taphrinales

一类寄生于植物引起缩叶、袋果、丛枝等畸形症状,在寄主表面形成一层呈栅栏状排列的裸生子囊的真菌,属子囊菌亚门、半子囊菌纲。至1983年已知有9属120种。外囊菌目于1926年瑞士高又曼(Ernest Albert Gaumann)建立的,包括外囊菌科(Taphrinaceae)和原囊菌科(Protomycetaceae)。1961年马丁(George WillardMartin)在《真菌分科检索表》(Key to the Familiesof Fungi)中,将原囊菌科上升为原囊菌目,外囊菌目成为单科目。霍克斯沃思(David L.Hawksworth)等人1983年的《真菌词典》中仍保留原来的两个科。重要的科为外囊菌科,其特性同外囊菌目。外囊菌属(Taphrima Fr.)是外囊菌目最重要的属,全部是植物寄生菌,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或角质层下生长,都是双核菌丝,在子囊菌中较特殊,因子囊菌大多是单核菌丝。在寄主角质层或表皮细胞下形成厚壁的产囊细胞,再发育成一层外生的子囊。子囊裸生,无包被,圆筒形,内含8个或4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单胞,在子囊内或子囊外进行芽殖,产生芽孢子。已知有95种,中国报道有10种。常见的种有畸形外囊菌[T.defcr-mans (Berk) Tul.](见图)。

畸形外囊菌


1.桃叶纵切面示子囊产囊细胞和胞间菌丝; 2.成熟的子囊孢子;3.芽生的孢子; 4.子囊4核期; 5.正在萌发的双核孢子; 6.子囊8核期
(仿F.A.Wolf和F.T.Wolf)


引起李袋果病的李外囊菌[T.pruni(Fuck.)Tul.]及引起梅、杏膨叶病的梅外囊菌(T.mumeNish.)。

外囊菌目Taphrinales

子囊菌亚门,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菌丝有隔膜,细胞双核,粗壮,无色,分枝,生在寄主细胞间,在寄主角质层下或表皮细胞下的菌丝细胞转变成一层厚壁产囊细胞,发育成子囊,少数种从寄主表皮细胞间伸出的菌丝顶端细胞形成子囊;子囊多个,多圆筒形,壁薄,有或无足细胞,裸生,栅栏状排列在寄主表面形成子实层,子囊间无侧丝; 子囊孢子生在子囊内,常为8个,近球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有些种可芽殖。陆生,营寄生,专化性较强,引致植物刺激性病变,在病部表面有灰白色粉霉层。本目仅有一个外囊菌科(Taphrinaceae ),一个外囊菌属(Taphrina)。常见的有畸形外囊菌〔T.deformans (Berk.) Tul.〕,引致桃缩叶病;李外囊菌〔T.pruni (Fuck.) Tul.〕,引致李囊果病;樱桃外囊菌〔T.cerasi(Fuckel.) Sadeb.〕,引致樱桃丛枝病。

外囊菌属

1.子囊孢子 2. 子囊 3.足细胞 4.寄主细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