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日常礼节
指日常外交交往中应注意的各种礼节,如怎样打招呼,怎样称呼对方,怎样引见,怎样自我介绍,怎样告别,怎样交际应酬,怎样约会和赴约,怎样进餐,怎样穿着,怎样注意仪表,包括行走、站立和就坐的姿态等等。这一切礼节都需熟练掌握而不应以为是繁文褥节,掉以轻心,从而造成失礼或贻笑大方。但是,谨小慎微和过于拘泥也不是外交家应有的风度。所以,恰当地掌握礼节不仅是技术,也是一种艺术,一般应当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不亢不卑”和“潇洒自如”。日常外交交往中的礼节有一般可以遵循的规则,如对部长和大使以上的官员称阁下 (以同志互称的则称同志),宾主见面和告别时都需握手,两人同行,职位低的应谦让职位高的,男的应谦让女的,等等。但这种礼节仍可保留不同民族的一些特色,如“吴”是缅甸人使用的尊称,如吴丹用吴就不必再称“阁下”或“先生”。一些东南亚信奉佛教国使用合十礼,而不握手。此外,外交家是国家代表又是有个性的个人,所以,在符合外交礼仪的前提下,外交家可以在外交交往中表现适度的个性。古今中外的杰出外交家都是知礼的,又都是有个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