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夔Kuí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朔州、忻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 《中国姓氏大全》 称: “相传为尧舜时乐正夔之后。”不知其所本。
❷郑樵注云: “子爵,芈姓。楚君熊挚之后。今归州东二十里故夔子城是。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姓氏考略》 注引 《姓谱》 亦云: “芈姓国。熊绎六世孙熊挚有疾,自弃於夔,其子孙有功,王命为子,后以国为氏。”
❸郑樵又注: “天竺亦有芈姓。”望出京兆。
战国时赵有夔腾; 明代有夔信,成化举人。

夔kuí

❶木石之怪。張衡《南都賦》:“追水豹兮鞭蝄蜽,憚夔龍兮怖蛟螭。”
❷舜時樂官。見“夔牙”、“夔襄”。

夔生卒年不详

中国古代传说的音乐家。先秦文献中把他看作舜时的乐官。《尚书·舜典》中载有舜帝命令他“典乐”(主持乐政)时的一段对话:“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可以视为氏族首领任命乐官的训词。《尚书·舜典》有“伯拜稽首,让于夔、龙”的记载。孔氏传:“夔、龙二臣也。”同一材料中又说舜帝命夔主管乐舞,职掌乐教,并对他提出了一些道德规范与音乐规律方面的要求,如“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等语。文献的时代愈晚,把夔作为司乐官员的记载就愈具体。《吕氏春秋·察传》说:“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汉代的《乐记》甚至说:“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山海经·大荒东经》则把传说中的夔说成与音乐有关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之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吕氏春秋·察传》载鲁哀公问孔子:“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回答说夔能够调和音乐,安定天下,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並不是只有一只脚。

☚ 伶伦   师旷 ☛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说文》:“夔,神魖也。如龙,一足。”夔,传说古代的一种神兽名。商、周彝器多铸其状以为文饰。《国语·鲁语》下:木石怪曰夔、蝄。”
通“犩” wei
〔例〕 《山海经·中山经》:“其兽多犀象,多夔牛。”郭璞注:“今蜀山中有大牛,重数千斤,名为夔牛,即《尔雅》所谓魏。”按:今本《尔雅·释畜》作“犩牛”。犩牛,野牛。夔通“犩”。
夔,群母、脂部;犩,疑母、微部。群、疑旁纽双声,脂、微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 上一篇:夏
  • 下一篇:夕

读音n·ao(ˊ),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奴切,平,豪韵。
❶古籍上说的一种猿,同“猱”。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k·ui(ˊ),为ui韵目,属i—ei—ui韵部。渠追切,平,脂韵。
❶古籍传说中的动物,似龙但一足。
❷古地名,今四川省奉节县。
❸山林中的精怪。

上一条: 下一条:
{}7504见「夔文」

夔kuí

❶传说中的一种怪兽。
❷夔州,古地名,在今重庆市。
❸姓。

夔kuí

舜時典樂者也。《禮記·樂記》:“昔者舜作五弦之歌,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侯。”鄭玄注: “夔,舜時典樂者也。”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怪 > 夔1
1  kuí

傳說中的山中怪物名。其形所傳不一,或云人面猴身,或云如鼓,或云如龍。其說始於先秦。山𤢖傳說受此傳說影响。《國語·魯語下》:“丘(孔丘)聞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龍、罔象;土之怪曰墳羊。”韋昭注:“木石,謂山也。或云,夔一足,越人謂之山繅,音‘騷’,或作‘𤢖’,富陽有之,人面猴身,能言。或云獨足。”《莊子·達生》:“桓公(齊桓公)曰:‘然則有鬼乎?’[皇子告敖]曰:‘有。沈有履,竈有髻……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云:“狀如鼓而一足。”《說文·夂部》:“夔,神魖也。如龍,一足。從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文選·張衡〈東京賦〉》:“囚耕父於清泠,溺女魃於神潢,殘夔魖與罔像,殪野仲而殲游光。”薛綜注:“夔,木石之怪,如龍有角,鱗甲光如日月,見則其邑大旱。”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物部 > 動物 > 夔2
2  kuí

亦稱“夔牛”。傳說中神獸名。居東海中流波山,形如牛,無角,一足,聲如雷鳴,能興風雨。郝懿行箋疏:“《毛詩傳》云:‘騶虞白虎黑文,不食生物。’與此異。”袁珂校注:“騶吾(虞)神話,亦文王脱羑里神話之一細節也。《尚書大傳》云:‘散宜生之於陵氏取怪獸,大不辟虎狼閒,尾倍其身,名曰虞。’是此騶虞也。《淮南子·道應篇》云:‘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騶虞、雞斯之乘、玄玉百工、大貝百朋、玄豹黄羆、青犴白虎、文皮千合,以獻於紂。’首列騶虞,其貴可知矣。”《詩·召南·騶虞》“于嗟乎騶虞”毛傳:“騶虞,義獸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淮南子·道應訓》:“屈商乃拘文王於羑里,於是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騶虞、雞斯之乘……以獻於紂,因費仲而通,紂見而說之,乃免其身。”高誘注:“騶虞,白虎,黑文而仁,食自死之獸,日行千里。”《文選·張衡<東京賦>》:“總集瑞命,黄帝嘗以其皮製鼓。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爲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莊子·秋水》:“夔憐蚿……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陸德明釋文:“夔……一足獸也。李(李頤)云:黄帝在位,諸侯於東海流山得奇獸,其狀如牛,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黄帝殺之,取皮以冒鼓,聲聞五百里。”《格致鏡原》卷四十七引《黄帝内傳》:“帝(黄帝)伐蚩尤,玄女爲帝製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里。”“三千里”一作“三千八百里”。

2

(《山海經廣注》)

夔kuí

〖名词〗
人名。相传为尧舜时的乐官(3)。《送孟东野序》:夔弗能以文辞鸣。——夔不能用文辞表达。《待漏院记》: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从咎繇、夔到房玄龄、魏征,屈指可数。《朋党论》: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一起在朝上做官。

夔kuí

❶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山海经·大荒东经》:“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
❷ 人名,舜时乐官。《尚书·舜典》:“帝曰:‘~,命汝典乐。’”《吕氏春秋·察传》:“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

*kui

D9E7
❶古代传说形状像龙而只有一只脚的动物。
❷夔州,古地名,在今四川奉节。


夔kuí

CC77
〈文〉与“𦾪”同(见《字汇补》)。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音乐人物。先秦文献中把他看作是舜的乐官。《尚书·舜典》上有“伯拜稽首,让于夔、龙”之说。舜帝曾命夔主管乐舞,职掌乐教,并对他提出了一些道德规范与音乐规律方面的原则要求,如“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等。文献的时代愈晚,把夔作为司乐官员的记载就愈具体。《吕氏春秋·察传》中说:“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到了汉代的《乐记》中甚至说: “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则把夔说成是一种与音乐有关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之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

☚ 口弦   伶伦 ☛

夔kuí

❶古代传说中一种异兽,状如牛而无角,一足。
❷夔州,古地名,在今四川奉节东。

夔kuí

❶ (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 a one-legged monster in fable
❷ (姓氏) a surname: ~ 英 Kui Ying
◆夔州 Kuizhou (ancient name of Fengjie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国名。芈姓。立国之君熊挚,为楚君后人,因身患疾病不能继承楚国君位,奔夔而立为小国。楚成王三十八年(前634),因为夔君不祀祝融与鬻熊,发兵灭之。其故城旧说在今湖北秭归县境,今有学者认为应在湖北南漳县东南境。

夔kuí

21画 部 
(1) 古代传说中一种像龙的山兽。
(2) 夔州,旧府名,府治在今重庆奉节一带。

夔()


漢印文字徵
夔漢。

蘇威妻宇文氏墓誌,隋
子夔字栢尼,前鴻臚少卿。

賈令琬墓誌,唐
祖純皇,夔州大昌縣令。

崔曄妻李道因墓誌,唐
賛姉曰夔。
《説文》: “夔, 神魖也。 如龍, 一足, 从; 象有角、手、 人面之形。 ”

☚ 夒   舛部 ☛

(kuí)

渠追切。即“魖”也。如龍一足,从夊,象有角、手、人面之形。案:此字較夒多兩角耳,亦以會意爲形者也。
【按】魖,音xū,古代傳説中能損耗人類財物的鬼。

*夔giwer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即魖也。 如龍一足。从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五篇下)
巫師扮鬼神而跳舞之狀。

☚ 盭   蠲 ☛
000014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