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古代农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古代农书 指鸦片战争以前历代有关记述农业生产的著作。 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中,就有农家学派,最早的农家著作如《神农》、《野老》等,现在都已失传。《汉书·艺文志》子部列农家九家,这是中国历史文献上最早著录的农书,以后历代史书《艺文志》子部大都著录农家著作。 我国古代农书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这在世界农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当然,这些农书涉及面很广,它包括大田作物、果树、蔬菜、花卉、林木、蚕桑、畜牧、兽医、水产、农具、农田水利、农副产品加工和贮藏等各个方面,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经过严格筛选,去掉了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的农书,共收录农书542种,北京图书馆主编的《中国古农书联合目录》,收录农书643种,日本天野元之助著的《中国古农书考》,开列目录六百多种,叙及243种。 当然,各种类书、丛书、方志等古籍中收录的农书,还没计算在内。根据中国古代农书的内容和特点,中国古代农书大致可分成几种类型:一、月令类农书。它是用月令、时令及岁时的记载体例写成的农书,如《礼记·月令》、东汉崔寔著的《四民月令》、唐韩鄂著的《四时纂要》、元鲁明善著的《农桑衣食撮要》等,另外明代大型农书《农政全书》和清代农书《授时通考》等,都专门辟有月令体例的内容。这种农书实用性强,各项农事都严格按照不违农时的原则周密安排,很受群众欢迎。二、全国性农书。 它是反映广大地区直至全国的农业生产情况,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元大司农司撰的《农桑辑要》、元代王祯的《农书》和清代的《授时通考》,西汉《氾胜之书》也属于这类农书。三、地方性农书。它是反映某个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的农书,与全国性农书相比,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如南宋陈旉的《农书》、明末清初张履祥整理的《沈氏农书》和清代杨屾的《豳风广义》等。以上3类农书统称为综合性农书。 四、专业性农书。 它以记述农、林、牧、副、渔某一方面专业为内容的农书。 如唐代陆羽的《茶经》,明代黄省曾的《蚕经》、《稻品》、《芋经》,晋代戴凯之的《竹谱》,南宋韩彦直的《桔录》,西汉以后流传的伯乐《相马经》、宁戚的《相牛经》等。农具类农书有唐代陆龟蒙的《耒耜经》,宋代曾之谨的《农器谱》,王祯的《农书》有农器图一百多幅,叙述尤详。 农田水利类农书有宋代王章著的《水利编》,清代沈梦兰著的《五省沟洫图说》等。畜牧兽医类农书有清代傅述风的《养耕集》等。 另外还有蔬菜类农书、花卉类农书、治蝗类农书等。中国古代农书,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状况,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水平,是研究中国农学史的宝贵资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