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剑采用两种铜、锡配比不同的合金制作的青铜剑。又称“双色剑”、“插心剑”。现代冶金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要获得最大强度、较高硬度和一定的塑性,锡的含量应选择在12%—18%;而要获得较高的强度、塑性和一定的硬度,锡的含量应选择在6%—12%。湖北鄂城楚墓出土3把复合剑,刃部平均化学成分为:铜82.492%、锡17.507%;2把复合剑脊部平均化学成分为:铜86.019%、锡10.247%、铅3.734%。复合剑系两次铸造而成。先用含铜量高的青铜铸剑脊(一般还包括剑格、剑柄等),在剑脊两侧同时铸出带卡口的两翼,然后用含锡量较大的青铜铸剑刃,使之牢固地与剑脊连成一体。复合剑的出现是楚国青铜兵器制造技术的一大进步。剑刃含锡量高,硬度大,利于砍杀;剑脊含铜量多,具有较好的韧性,剑不易折断,所以复合剑可以做得稍长一些。楚人喜爱佩长剑,《离骚·涉江》记载:“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复合剑的出现适应了楚人的需要。楚墓中还出土过复合戈、复合铜镜等青铜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