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备急千金要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又名《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是中医学方书。唐孙思邈撰,约成书于唐永徽三年 (652)。《唐书·艺文志》最早著录。本书自宋至现代,中外翻刻版本多达30余种。这些版本大致可分 三类: 一类为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校刊者,一类为未经校刊者,均为30卷本;再 一类为明代道教徒根据早期《道藏》本和北宋校刊本等析编的93卷本。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嘉靖二十 二年(1543)小丘山房刻本、明万十六年(1588)刊本、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 吴氏重刻本、明刘氏慎独斋刻本、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刊本、《四库全书》本、日本天明六年 (1786) 西宫园藏版、日本嘉永二年(1849)江户医学影北宋本。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55、1982年两次出版影印本。
 孙思邈(581—682),世称孙真人,隋唐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著名医学家。自幼多病,家境贫困。但仍发愤攻读经、史和医书。二十岁后即以医名于乡里,且博通经史百家,朝廷曾聘为国子博士,不就。长期居住民间,采种中药、钻研古代名医名著,访求流传在民间的医疗经验,常因一方一药而求教于千里之外。为人治病,不问贵贱,不分亲疏,一心救治。其高尚的医疗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后世所赞誉,成为医家之师表。孙氏鉴于古代诸家医方散乱浩繁,求检至难,乃采集唐以前医药学文献,结合个人经验,删裁繁复,以“人命至贵,重有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名其书为 《备急千金要方》。另撰有《千金翼方》。
 本书30卷,约40万余字。卷1为序例,列“大医精诚”、“大医习业”及本草、制药等内容,相当于总论;卷2—卷4为妇科病; 卷5为儿科病; 卷6为七窍病;卷7—卷8为诸风脚气;卷9—卷10为伤寒;卷11—卷20为脏腑病论,五脏五腑各列1卷;卷21 为消渴淋闭诸症;卷22为疔肿痈疽诸外科病症;卷23为痔漏;卷21为解毒并杂治; 卷25为备急诸术; 卷26—卷27为食治并养性; 卷28为平脉; 卷29—卷30为针灸孔穴主治。全书总计233门,合方论5000首。
 《千金要方》在医学上的贡献,一是集唐以前医学成就之大成。该书虽以医方名书,实为对《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医学成就的系统总结。书中既包括了前代医著的基本内容和前代医家的宝贵经验。也收录了当代群贤、少数民族、文人学士、官僚、宗教界和国外传入的良方,且注明出处。其中保存了今已失佚的许多古代著名医家的著述内容。二是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达到新的水平。书中强调霍乱皆因饮食,非关鬼神;对糖尿病要随时注意预防化脓性感染; 骨关节结核的好发部位多在小儿及成人的大关节; 对脚气病史的论述及创用谷白皮粥、赤小豆汤以预防; 用动物之靥 (甲状腺)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用动物之肝治疗夜盲症;自家血脓接种以防治疖病等免疫法的应用等,都显示了当时医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三是奠定了疾病分科和分类的基础。书中将妇儿疾病列于总论之后、诸科之前,显示了作者对妇儿疾病的重视。其对妇女经带胎产诸病和小儿护养、儿科疾病的系统论述,奠定了中医妇儿科成为专科的基础。书中对内科疾病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分门论述,成为后世按系统分类的先导。四是奠定了中医伦理学的基础。书中之 “大医精诚”、“大医习业”,强调医生必须具备崇高的医疗道德和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五是发展了唯物的养生长寿学说。反对服石追求长生不老的幻想,提倡吐故纳新的“静功”和熊经鸱引的“动功”相结合。并辅以食治、劳动和讲求卫生,使养生学与老年病的防治相结合。六是阐明“针灸孔穴主对法”,实为针灸治疗的临床手册。书中强调针、灸、药并用,并总结出疗效较高的“阿是穴”,至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
 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中医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早在宋代,整理研究医学文献的著名学者林亿就曾赞誉本书:“上积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集诸家之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清代著名医学家徐大椿,虽极力宣扬《内经》和张仲景的绝对权威,贬低后世的医学发展成就,也不得不承认本书“用意之奇,有药之功,亦自成 一家,有不可磨灭之处。”现代有的医学史学者称之为我国历史上第 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千金要方》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尊崇其学术思想的医家代不乏人。历代除大量的复刻本外,宋代曾刻立石碑四块,精选本书中重要医方,刻在石碑两面,以广拓印流传。清代张璐对本书进行了详注,名为《千金方衍义》,其后此书复刻达十余次,在清代流传很广。《千金要方》对日本等许多亚洲国家的医学发展,也有明显影响。日本在10世纪的医学巨著《医心方》、朝鲜在15世纪的医学巨著 《医方类聚》以及《东医宝鉴》等,均以《千金要方》为重要参考资料。1974年日本还成立了《千金要方》研究所,重新影印了其珍藏的近千年的抄本,作为 “人类之至宝”,赠送发行世界各国。此外,近代美国学者从炼丹术角度,德国学者从医学伦理学方面,分别对孙氏及其 《千金要方》作了研究。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书名。又名《千金要方》。30卷。唐孙思邈著。成书于永徽3年(625年)。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取为书名。本书较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唐以前的医学成就。记述了本草、制药、妇、儿、内、外各科病证以及解毒、备急、食治、养性、针灸及导引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卷二十七”专述“养性”。包括“养性序”十条;“道林养性”;“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服食法”;“黄帝杂忌法”;“房中补益”。文中详细记述了天竺国按摩婆罗门法、彭祖和神导气之道等传统功法。

☚ 诸病源候论   云笈七签 ☛

备急千金要方

又名《千金要方》。方书。唐孙思邈 (约581—682) 撰。三十卷。思邈世号孙真人,京兆华原 (今陕西耀县) 人。博通经史百家,治验丰富。唐太宗等屡聘其任国子博士等职,皆不就。长期居住民间,采种中药,研究医学,为人治病不避寒暑。为唐代著名医学家,另撰有《千金翼方》 等。鉴于古代诸家医方散乱浩繁,求检至难,乃博采群书,删裁繁复,归纳整理,于永徽三年(652) 撰成此书。作者以人命贵于千金,故名。卷一为序例,包括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 卷二至卷四为妇人方; 卷五为少小婴孺; 卷六为七窍病; 卷七为风毒脚气; 卷八为诸风; 卷九至卷十为伤寒方; 卷十一至卷二十为脏腑病方,系按脏腑顺序排列诸内科杂病及方药; 卷二十一为消渴、淋闭、尿血、水肿; 卷二十二为疔肿痈疽; 卷二十三为痔漏; 卷二十四为解毒并杂治; 卷二十五为备急; 卷二十六为食治; 卷二十七为养性; 卷二十八为平脉; 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为针灸孔穴主治。总计二百三十二门,载方约五千三百首。书中提倡医德,重视妇儿保健,对方药、食疗、养生、防病等论述颇精。孙氏重视民间医疗经验,总结出用鹿靥、羊靥治气瘿 (甲状腺肿),用常山、蜀漆治疗疟疾,用羊肝、牛肝治夜盲症,治绦虫用槟榔等,一直沿用至今。对针灸法研究亦有灼见,重视针、灸并用,针药结合,并总结出阿是穴。对鬼神致霍乱、服石长生等持批判态度。全书较系统地反映和总结出自《内经》以后、唐初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颇高的著作,后人赞为“妙尽古今方书之要”。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在国外亦有一定影响。但其间亦杂有糟粕。有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刊本,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江户医学本影印本。郑家铿《唐代名医孙思邈及其 <千金方>》(《福建中医药》,1981.4.58)、孙溥泉《关于孙思邈<千金方> 方剂成就及其对后世影响》(《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0.3.20)可供参考。

备急千金要方

书名。30卷(后代又有93卷本,内容同)。唐·孙思邈撰于7世纪中期。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卷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卷22疔肿痈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并杂治;卷29~30针灸孔穴主治。“总篇二百三十三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内经》以后、唐代初期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但也掺杂了某些糟粕内容。建国后有影印本。

备急千金要方

简称《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撰于7世纪中期。千金者,人命重于千金之意。本书总结性地反映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记述和评论了医学各科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参考价值很高。由于时代所限,也有不少迷神的糟粕。今有影印本。

备急千金要方 (上卷)

主要责任者: 孙思邈;崔玲
责任方式: 著;主编
出版者: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 天津
页码: 1-333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R289.342
分辑名:上卷
语种:中
定价:560.00
出版时间:2009-12
丛书多卷书否:是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73条词条。
被引频次:53
备急千金要方 (下卷)

主要责任者: 孙思邈;崔玲
责任方式: 著;主编
出版者: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 天津
页码: 334-924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R289.342
分辑名:下卷
语种:中
定价:560.00
出版时间:2009-12
丛书多卷书否:是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154条词条。
被引频次:53

《备急千金要方》

又名 《千金要方》。唐孙思邈(陕西耀县人)撰。此书成于唐永徽三年 (652)。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名。全书30卷,分232门,载方5300个。有论有方,包括医学总论、妇人、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解毒、养性、食治、平脉、针灸等,全面总结和反映了中国医药学多方面创造性的成就,堪称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历代均有刊本,流传甚广,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江户医学本影印。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系医方书。又名《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约撰于652年。作者感到当时的方药书部头太大,内容繁杂,不易查阅,于是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博采众长,删繁去复,写成此书。共30卷,其主要内容是:卷1为医学总论,包括医学伦理学、本草、制药等;卷2~4为妇科病;卷5为儿科病;卷6为七窍病;卷7~8为诸风脚气;卷9~10为伤寒;卷11~20为脏腑病论;卷21为消渴淋闭诸症;卷22为疗肿、痈疽;卷23为痔漏;卷24为解毒并杂治;卷25为备急诸术;卷26~27为食治并养性; 卷28为平脉; 卷29~30为针灸孔穴主治。总计233门,合方论50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自《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如该书首列的医学总论,提出“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祖国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妇儿科专篇列于总论之后,诸科之前,显示了作者对妇儿科的重视,论述胎产经带之内容及小儿护养、儿科疾病之诊治,奠定了中医妇儿科成为专科之基础。对内科证候的辨证,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有现代按系统分类的意义。其中将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并提出霍乱皆因饮食,非关鬼神等,都很有科学性。对脚气病史之论述及创用谷白皮粥、赤小豆汤以预防脚气之发生,是医学史上最早之记载;该书描述骨关节结核的好发部位及消渴病(类似糖尿病)与痈疽的关系,显示了相当高的知识水平;阐明的“针灸孔穴主治法”,实为针灸治疗的临床手册;用动物之肝治夜盲症,用动物之甲状腺治地方性甲状腺肿都较前代有所发展并更切实用。现代有的医学史学者称其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可见《千金要方》之价值。该书自宋至现代,中外翻刻版本有30多种。近代中、日两国均多次择善本加以影印。《千金要方》还有详注本及节选本。1124年北宋郭思选录 《千金要方》中的单方,并续附有关验方编成《千金宝要》,曾刻石于华州公署,后有刻石本及刻本板本,为8卷本;1572年秦靖王朱敬镕重刻为6卷本。清代至1949年该书各种重刊本近10种。另有1698年张璐详注之《千金方衍》30卷,其后此书各种复刻本亦有10余种,在清代中末期很大程度取代了《千金要方》之传播。还有1908年黄思荣氏将《千金要方》本进行分类,改编为《唐千金类方》24卷,附加按语。《千金要方》在日本流传甚广,为丹波康赖的《医心方》大量引录。1974年日本还成立了“千金要方研究所”,并重新影印了《千金要方》,可见其对日本医学之影响。朝鲜金礼蒙所撰《医方类聚》 和许浚之的 《东医宝鉴》,也以 《千金要方》为重要参考资料。近代美国学者从炼丹术角度,德国学者从医学伦理学方面,分别对孙氏及其 《千金要方》作了研究,因此,《千金要方》之流传很广,影响深远。建国后,于1955年、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曾两次出版影印本。

☚ 金匮要略方论   外台秘要 ☛

备急千金要方

方书名。简称《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约撰于652年。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本书广辑前代各家方书及民间验方,论述各科疾病的诊断、防治方药与针灸等。以脏腑、寒热、虚实分类,列证治232门,合方论5300首,系统总结和反映了唐以前的医学成就。后人对本书有“妙尽古今方书之要”之赞。

备急千金要方

九十三卷。唐孙思邈 (581—682)撰。孙思邈,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 (今陕西耀县)人。自幼苦读,博览群书,通经史百家之说,尤精医药之学。孙思邈因病成医,寿逾百岁,有八十余年临床经验,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光辉业绩,堪称一代宗师。他医德高尚,救死扶伤,无分贵贱,一视同仁,不避寒暑,不辞风险。他医术精良,不囿成规,敢做敢为,而又谨慎周密,不莽撞行事,成为后世医家楷模。他的医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所撰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中。《备急千金要方》是孙思邈的代表作,简称《千金要方》,后世又称《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该书原止三十卷,《四库全书》所收为九十三卷,书前有宋高保衡等所作序,言此书总三十卷,总篇二百三十二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四库提要》认为此书九十三卷,系将《千金要方》与 《千金翼方》合一,并重行编辑的结果。虽然如此,但“二书本相因而作,亦相济为用,合之亦未害宏旨也。”此书成于永徽三年(652),作者以人命贵于千金,是为书名。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鉴于古传诸家医方浩繁,散乱难求,乃博采众家之书,删其繁复,取其精要,撰集而成。后人赞此书为“妙尽古今方书之要”,“可为仲圣(指张机)诸书颉颃上下”。该书卷一为医学诸论,论述了习医基础、医德医术、诊治原则、病机病理、处方用药、药理配伍及服药注意事项等若干理论问题,以后各卷分别论述各种病症及诊治处方。此书将《难经》以来的伤寒理论明确化、具体化为各种表现,总括为外感热症,包括急、烈性传染病。集中了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等数十家诊治伤寒的宝贵资料,令人大开眼界。书中既有典籍资料,亦重民间单方,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其中有些民间经验,如用鹿靥、羊靥治气瘿(甲状腺肿),用常山、蜀漆治疟疾,用槟榔治绦虫等,至今流传沿用。书中对针灸法亦颇有创见,重视针、灸结合,针、药并用。书中还提倡食治与养性、养老之法,关于老年养生之道,是作者长寿经验的科学总结。此书与《千金翼方》合称《千金方》,是我国著名医学典籍之一,在世界上亦有重要影响。日本名医田丹波康赖撰《医心方》(982),深受此书影响,引用是书文字达四百八十一条。日本在天宝、万治、天明、嘉永、宽政诸朝均刊印过《千金要方》一书。国内有宋刊九十三卷本,宋刊、元刊、明刊三十卷本,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耀州乔世定小丘山房九十三卷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江户医学本影印,1982年9月重印。

备急千金要方bèijíqiānjīnyàofānɡ

医书。备急千金要方又名《千金要方》。30 卷。唐·孙思邈撰于7 世纪中期。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 故取为书名。该书较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记述了本草、制药、妇、儿、内、外各科病症以及解毒、备急、食治、养性、平脉、针灸孔穴主治和导引等多方面的内容, 取材丰富, 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但也掺杂了某些糟粕。新中国成立后有影印本、排印本。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系医方书。又名《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30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孙思邈约撰于652年。作者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撰成此书。作者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故以“千金”命书名。
其内容: 卷1为医学总论,包括医学伦理学、本草、制药等;卷2~4为妇科病;卷5为儿科病;卷6为七窍病;卷7~8为诸风脚气;卷9~10为伤寒;卷11~20为脏腑病论(五脏、五腑各1卷);卷21为消渴淋闭诸症;卷22为疗肿痈疽;卷23为痔漏;卷24为解毒并杂治;卷25为备急诸术; 卷26~27为食治并养性; 卷28为平脉; 卷29~30为针灸孔穴主治。总计233门,合方论50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自《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如该书首列之医学总论,提出“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祖国医学伦理学之基础;其妇儿科专篇列于总论之后,诸科之前,显示了作者对妇儿科之重视,其论述胎产经带之内容及小儿护养、儿科疾病之诊治,奠定了中医妇儿科成为专科之基础;它对内科证候的辨证,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有现代按系统分类的意义。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现代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并提出霍乱皆因饮食,非关鬼神等,都很有科学性。对脚气病史之论述及创用谷白皮粥、赤小豆汤以预防脚气之发生,是医学史上最早之记载; 该书描述附骨疽(类似骨关节结核)的好发部位及消渴病(类似糖尿病)与痈疽的关系,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其阐明之“针灸孔穴主对法”,实为针灸治疗的临床手册;其用动物之肝治夜盲症,用动物之靥(甲状腺)治地方性甲状腺肿都较前代有所发展并更切实用。故宋代林亿评赞曰:“上极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集诸家之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现代有的医学史学者称之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可见《千金要方》之价值。
《千金要方》自宋至现代,中外翻刻版本有三十余种。这些版本可分为三类: 一类为未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校刊者;一类为经校刊者,均为30卷本;第三类为明代中期道教徒根据早期《道藏》本及北宋校刊本等析编之93卷本。近代中、日两国均多次择善本加以影印。《千金要方》尚有详注本及节选本。1124年北宋郭思选录《千金要方》中的单方,并续附有关验方编成《千金宝要》,曾刻石于华州公署,后有刻石本及刻本板本,为8卷本;1572年秦靖王朱敬鎔(守中)重刻为6卷本。清代至1949年该书各种重刊本近十种。另有1698年张璐详注之《千金方衍义》30卷,其后此书各种复刻本亦有十余种,在清代中末期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千金要方》之传播。还有1908年黄思荣氏将《千金要方》本进行分类,改编为《唐千金类方》24卷,附加按语,也是以《道藏》93卷本为依据的。
《千金要方》在日本流传甚广,为丹波康赖的《医心方》(984年)大量引录。1974年日本还成立了“千金要方研究所”,并重新影印了《千金要方》,誉之为“人类之至宝”,可见其对日本医学之影响。朝鲜金礼蒙所撰《医方类聚》和许浚之的《东医宝鉴》,亦以《千金要方》为重要参考资料。近代美国学者从炼丹术角度,德国学者从医学伦理学方面,分别对孙氏及其《千金要方》作了研究,因此《千金要方》之流传很广,影响深远。解放后,于1955年、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曾两次出版影印本。

☚ 肘后备急方   千金翼方 ☛
000136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