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壶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壶公江东伟,字青来,号壶公,明开化人。约天启初前后在世。明万历三十四年举人,著有《芙蓉镜孟浪言》四卷。 壶公hú gōng(号)见叔美。 壶公hú gōng(号)见青来。 壶公hú gōng(号)见孝达。 壶公hú gōng见“壶中天地”。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钱起《药堂秋暮》: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章孝标《玄都观栽桃十韵》:艳阳迷俗客,幽邃失壶公。 壶公 壶公古代神仙传说。见晋葛洪撰《神仙传》。相传古代汝南地方有一个叫费长房的人,是管理市场的小吏。一天,见一老者从远方来,在市场上卖药,人莫能识。卖药老者对买药人说,服了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病者果如所言,病皆愈。他日收数万钱,皆施予市中贫困的人,自己只留三五十。老者屋上常悬一壶,日没后,即跳入壶中,人莫能见,唯长房楼上见之。长房知老者非常人,每天打扫房屋供奉老者,不敢有所求。久之,老者见长房心诚,便对他说:“晚上我跳入壶中时,你也可像我一样跳入。”长房依言,果然进入。入后不觉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有侍者数十人在老者身旁侍奉。老者对长房说:“我是仙人,过去处在天曹,因公事不勤见责,因贬谪人间,你是可教诲的人,所以得见我,此事不要告诉别人。”长房谦恭顿首。后来老者邀长房于楼上饮酒,酒在楼下一容器中,长房叫人取来,数人都抬不动,而老者只用一根指头就提了上来。老者与长房共饮,酒器如拳头大,饮之至暮不竭。老者说:“我某日当去,你愿同去否?”长房说:“我想去,但欲使亲眷不觉察,当有何计?”老者说:“易耳。”乃取一青竹杖给长房说:“携杖归家,便可称病,以此竹杖放卧处,默然便来。”房如言乃去,家人见长房已死,哭泣安葬,而房已至老者处。老者将长房置于群虎中,房不惧。又纳房于石室,头上悬一方石,使诸蛇啮绳以验之,房仍不惧。后又令长房啖屎,兼蛆长寸许,房难之。老者乃叹曰:“子不得仙道也!赐子为地方主者,可得寿数百岁。”乃将传封符一卷交于他说:“带此可主诸鬼神,可治病消灾。”并以一竹杖使长房骑之归,忽如睡觉已到家。家人疑是鬼,房具述前事,乃发棺视之,唯一竹杖,方信之。初去至归仅一日,推问家人已一年。后长房为人收鬼治病无不验。房且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犹目前,把所缩地脉放回,依然如旧。 ☚ 神仙传 洞冥记 ☛ 壶公 壶公亦题《壶公传》。东晋志怪小说。葛洪撰。原载《神仙传》。《太平广记》卷十二录载。吴曾祺《旧小说》、成柏泉《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选注》、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李格非等《文言小说》皆录入。作品描述:壶公,不知其姓名。时费长房为管市场的小吏,一天,他忽然看见壶公到市上卖药。其药灵验,治病皆愈,药钱日收数万,他把这些钱施给了市中贫寒者。其屋常悬一空壶,日落之后,壶公便跳入壶中。长房知道他非凡人,便每天给壶公扫地,供其饮食。壶公也不推辞。后来,壶公要长房天黑无人时再来,长房如期赴约,壶公教长房以跳壶之法,两人俱入壶中。里面原是一个仙宫世界。至此,壶公才把自己的身世和仙人身份说给了长房,长房顿首,请壶公赐教。壶公要他勿需把此中情况告知他人,并与其同座共饮。壶公帮助长房了却尘念,又以虎噬蛇蛟来考验长房。长房神态自若,并无惧色。又让长房吃屎,长房面有难色。壶公叹其不得升仙之道。遂赐他为世上主管鬼神者,并授他封符一卷,即遣归。长房自此后便行符收鬼,治病消灾,放神降雨,造福地方。本篇通过对费长房跟从仙人壶公学道情形的描写,展现了道术的神奇力量,宣扬了修道可以除恶的思想。其中的迷信思想应当摒除。作品中写壶公把卖药所得的钱财,散给贫民,以及费长房的行医治病,兴利除害,竭诚为世人服务等,都带有积极意义。小说通过费长房终未得仙道的事例,告诉人们:凡做任何事情,要想求得成功,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回的毅力;否则,只能半途而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壶公是作者幻构的人物。他不知姓名,远道而来,行动神秘。他卖药“治病皆愈”。他每天跳入壶中,在壶中生活,别有一个世界。他与费长房共饮,竟能把数十人不能搬动的酒器“以一指提上”。壶公是一个无所不能、法力神奇的仙人形象。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某些愿望,比如要对人宽厚、仁爱等。小说结构完整,谋篇布局颇为讲究:先写壶公降临,长房拜师;再写壶中情形,学仙道失败;最后写长房还归行符。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全篇语言简洁流畅,叙事生动有致,描写亦较细腻,别有情趣。篇中的对话描写、环境场面的展现、细节的运用等,都生动形象。如壶公对长房的三次考验,作者写了三种情形,情势各异,描画鲜明,惊心动魄。再如写长房除鬼的场面,更是具体细致,有声有色,描述极为生动。故事涉笔奇幻,想象丰富,壶公入壶而息,设想十分奇妙。诸多神术法力,更是神秘莫测,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壶公故事颇为有名。《抱朴子内篇·论仙》、《后汉书·方术列传》、《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太平寰宇记》卷十一、《三洞群仙录》卷四引《丹台新录》等亦皆记有此故事。后世人称行医为“悬壶”,即本于此故事。 ☚ 黄初平 麻姑 ☛ 壶公 壶公中国古代神话。《广汉魏丛书》本卷五:“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也。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玉府符》,凡二十余卷,皆出自公,故总名《壶公符》。时汝南有费长房者,为市椽。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卖药口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买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其钱日收数万,便施与市中贫乏饥冻者,唯留三五十。常悬一空壶于屋上,日入之后,公跳入壶中。人莫能见,唯长房楼上见之,知非常人也。长房乃日日自扫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而不辞。如此积久。长房尤不懈,亦不敢有所求。 ☚ 袁相根硕 晋治氏女徒 ☛ 壶公葛 洪 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也。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玉府符》,凡二十余卷,皆出自公,故总名《壶公符》。时汝南有费长房者,为市掾,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卖药口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买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其钱日入数万,便施与市中贫乏饥冻者,唯留三五十。常悬一空壶于屋上,日入之后,公跳入壶中,人莫能见。唯长房楼上见之,知非常人也。长房及日日自扫公座前地,乃供馔物,公受而不辞。如此积久,长房尤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长房笃信,谓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其言即往。公语房曰:“见我跳入壶中时,卿便可效我跳,自当得入。”长房依言,果不觉已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公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房曰:“我仙人也。昔处天曹,以公事不勤见责,因谪人间耳。卿可教。故得见我。”长房下座顿首曰:“肉人无知,积罪却厚,幸谬见哀悯,犹入剖棺布气,生枯起朽,但恐臭秽顽弊,不任驱使,若见哀怜,百生之厚幸也。”公曰:“审尔大佳,勿语人也。”公后诣长房于楼上,曰:“我有少酒,相就饮之。”酒在楼下,长房使人取之,不能举盎,至数十人,莫能得上。乃白公。公乃下,以一指提上,与房共饮之。酒器如拳许大,饮之至暮不竭。告长房曰:“我某日当去,卿能去乎?”房曰:“欲去之心,不可复言,欲使亲眷不觉知去,当有何计?”公曰:“易耳。”乃取一青竹杖与房,戒之曰:“卿以竹归家,便可称病,以此竹杖置卿所卧处,默然便来。”房如公言。去后,家人见房已死,尸在床,乃向竹杖耳,乃哭泣葬之。房诣公,恍惚不知何所。公乃留房于群虎中,虎磨牙张口欲噬房,房不惧。明日,又内于石室中,头上有一方石,广数丈,以茅綯悬之,又诸蛇来啮绳,绳即欲断,而长房自若。公至,抚之曰:“子可教矣。”又令长房啗屎,兼蛆长寸许,异常臭恶,房难之。公乃叹谢遣之曰:“子不得仙道也!赐子为地上主者,可得寿数百岁。”为传封符一卷付之曰:“带此可主诸鬼神,常称使者,可以治病消灾。”房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家人谓是鬼,具述前事,乃发棺视之,唯一竹杖,方信之。房所骑竹杖弃葛坡中,视之乃青龙耳。初去至归,谓一日,推问家人,已一年矣。房乃行符,收鬼治病,无不愈者。每与人同坐共语,常呵责嗔怒,问其故,曰:“嗔鬼耳。”时汝南有鬼怪,岁辄数来郡中,来时从骑如太守,入府打鼓,周行内外,尔乃还去,甚以为患。房因诣府厅事,正值此鬼来到府门前。府君驰入,独留房,鬼知之,不敢前。房大叫呼曰:“便捉前鬼来!”乃下车优庭前,叩头乞曰:“改过。”房呵之曰:“汝死老鬼,不念温良,无故导从,唐突官府,自知合死否?急复真形!”鬼须臾成大鳖,如车轮,头长丈余。房又令复人形,房以一札符付之,令送与葛坡君。鬼叩头流涕,持札去。使人追视之,乃见符札立坡边,鬼以头绕树而死。房后到东海,东海大旱三年,谓请雨者曰:“东海神君前来淫葛坡夫人,吾系之,辞状不测,脱然忘之,遂致久旱。吾今当赦之,令其行雨。”即便有大雨。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也。 这则故事见于葛洪《神仙传》卷五。费长房其人,《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有传,所载事迹与此处大致相同,可知他是东汉时的一个方士。按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二《论仙》也谈及费长房事,称“近世壶公将费长房去,及道士李意期将两弟子去,皆托卒死,实殡埋之。积数年而长房来归,又相识人见李意期将两弟子皆在郫县。其家各发棺视之,三棺遂有竹杖一枚,以丹书于杖。此皆尸解者也。”《抱朴子》的故事十分简略,《神仙传》可能是在此基础上揉进了当时的民间传说而写成的。《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刘宋时人,晚于葛洪百余年,他的资料来源恐怕不出上举二书,只是又按照史家要求稍加改写而已。不过《后汉书·费长房传》的结尾处说:“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好像是叹惋,又好像是讽谕,颇值得玩味。 壶公是传说中的一个仙人,这里说不知其姓名,《后汉书》径称为 “老翁”,北魏郦道元 《水经 (汝水) 注》卷二十一则谓壶公姓王,费长房求师事之,后遂得仙。事实上道藏中记载的壶公远不止一人,如 《云笈七签》卷二十八 《二十八治》有施壶公,名施存,鲁人,学大丹之道,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壶公;《三洞珠囊》又有谢壶公,名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人曰: “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均施与市中贫乏饥馁者。王、施、谢三壶公事迹均见于本则故事,说明 “壶公”即使在晋、宋时期也已是神仙的泛称。若再考察佛教故事,《旧杂譬喻经》 中记梵志吐壶,壶中有女人,或者壶公事即受此影响也未可知。如真的是这样,那么壶公事就不纯是国粹了。好在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费长房,我们只把壶公看作神仙的化身足矣,大可不必深究其生平与来历。 这则故事描写了发生在两种世界的事,一种是超现实的神仙世界,另一种是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神仙世界的明显特征是空间与时间均和现实世界大不相同。以空间而言,悬于屋上的空壶中别有仙宫天地,楼观重门阁道一应俱有,可见到的侍者仆从也有数十人,这是以小见大。还有一例,壶公带来的酒不过一盎(瓶),但数十个凡夫俗子也抬不动; 所用的酒杯也不过拳头大小,但喝了一天也还没喝完。这种咫尺千里的空间感是现实世界的人所无法理解的。再以时间而言,费长房随壶公去后,先置身虎群之中,又处于危石之下,最后是试验吃屎蛆,几次三番地折腾,在仙界只是一天光景,而回到世间一问,却已经过去了一年,正所谓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在空间感与时间感上的这种强烈反差,不仅划清了仙凡的界线,而且更加刺激了凡间向往神仙世界、追求长生自由的出世之想,作者着意点明这种反差,无疑为故事本身涂饰了一层绚烂神秘的色彩,这也是故事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故事写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写费长房弃家出走之前,壶公如何为人治病,手到病除,如何乐善好施,周济贫困,费长房又如何奉师恭谨,终于被仙师引去。凡此,无不反映着世间芸芸众生的生活愿望。因为这种种生活愿望很平常、很自然,读者不觉有隔碍,所以顺顺溜溜地就随着作者进入到故事中来。后一部分写费长房学仙不成,复回人间,成为地上诸鬼的主宰者。看他以后所做的几件事,如收鬼治病、惩治鳖怪、拘系淫龙、为民行雨等,又都是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俨然是众生的大救星,这不能不说是反映了普通民众的要求与愿望。其中惩治鳖怪一事尤有深刻寓意,鳖怪为祟多年,岁辄一来,当地府君竟不能收治,只此一点已是对封建官吏昏庸无能的无声抨击。至于鳖怪来时从骑如太守,入府打鼓,周行内外,这其实是影射府君平日作威作福的样子; 当鬼来到府门前,“府君驰入”,一“驰”字活画出狼狈逃窜之态,说明平日为官不能决断,往往逃避风险,置民众死活于不顾。这里描写虽然显得简洁和含蓄,但锋芒所指还是入木三分的。这种犀利的讥刺笔法,应该说也是故事的艺术魅力所在。 如前文所引,葛洪 《抱朴子》记费长房事,意在说明 “尸解”(修仙者死后脱尸骸)之存在,而 《神仙传》此文则强调费氏医疗众病、鞭苔百鬼,很明显后者受到民间传说的极大影响,换言之,故事来自民间的传说。正国为它在思想上与广大民众有相通之处,所以即使到了后来,其生命力仍很强,一些诗文中经常可以看到化用此事的典藻,如“壶天”、“长房杖”、“长房术”、“长房竹”、“壶公诀”、“葛坡龙”等,不胜枚举。 壶公传说中的神仙。《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见之,唯长房于楼上睹之。”《水经注·汝水注》:“费长房为市吏,见王壶公悬壶都市,求师事之,后遂得仙。”杜甫《寄司马山人》诗:“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壶公hú gōng泛指神仙。杜甫《寄司马山人》:“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壶公 壶公传说中仙人名。《后汉书·费长房传》:东汉费长房曾为市椽。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座,市罢,跳入壶内。长房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因向他学道。葛洪《神仙传》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载:费长房为市椽,忽见一老人从远方来,入肆卖药,人莫识之。卖药口不二价,疗效极佳。常悬一空壶在屋中,日入之后,此公跳入壶中,人莫能见,只长房在楼上见之,知其非常人。长房于是打扫公座前地并供给他饮食,公受而不辞。如此积久,公知长房笃信,语长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言前往,公语长房曰:“见我跳入壶中,即便效我跳。”长房依言,不觉已入壶中,只见仙宫世界,楼台重门阁道,公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长房曰:“我仙人也,勿语人。”公后请长房至楼上,曰:“我有少酒,相就饮。”与长房共饮之。酒器仅拳大小,但饮至黄昏不尽。壶公的身世,《水经注·汝水》说姓王。《三洞珠囊》说壶公即卖仙药的谢元。庾信《庾子山集·小园赋》:“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至此,壶公为神仙的泛称。杜甫《寄司马山人》诗:“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 秦穆公 晋文公 ☛ 壶公泛指神仙。唐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壶公传说中仙人名。后泛指仙人道者。其说有二: (一) 相传东汉费长房在楼上看见市中有一老翁卖药,坐处持着一只壶。罢市以后,就跳进壶里。费看出他非凡人,就设宴招待他。第二天跳入他的壶中,一同畅饮,后便向其学道。见《后汉书·方术传》。北周庾信《庾子山集》 一《小园赋》:“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 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全唐诗》二二八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壶公指老寿星。相传东汉时的费长房做过管理市场的小吏。一次他见市场上有一老翁卖药,旁边悬挂一把壶,市场一散即跳入壶中,人称壶公。后来费长房又在一家酒楼上见到了壶公,知道他不是普通人,就拜他为师,从他学道。(见《后汉书·费长房传》)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道教部 > 教派、人物(附) > 壺公 壺公 húgōng 道教神仙。《神仙傳》不知其名姓,謂東漢時嘗賣藥於市,常懸壺於屋上,入夜則跳入其中,因名壺公。傳云費長房學其道,能作符召神劾鬼,治療疾病。又謂世傳之召軍符、玉府符等凡二十餘卷,皆出此公。《雲笈七籤》卷二十八:“〔施存〕後遇張申爲雲臺治官,常縣一壺,如五升器大,變化爲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間,夜宿其内,自號壺天。人謂之曰壺公。”參見本類“壺天”。 壶公 壶公葛洪《神仙传》载:“壶公,不知其姓名。费长房为市椽,忽见公从远方来,入肆卖药,……常悬一空壶于屋上,日入之后,公跳入壶中,人莫能见,唯长房楼上见之,知非常人也。”北周庾信《小园赋》:“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如有一个小小的空壶,壶公就有了容身寝卧的地方。 ☚ 忽践秦庭 寺">虎贲赘衣,阉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