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声通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声通讯acoustic communication

以发出的声音使其他个体或群体接收并产生行为反应的通讯方式。昆虫在不同行为机理控制下依种类及其生理状态不同可发出不同频率,强度和波形(或脉冲图形)的鸣声,鸣声忽现忽停有精确的时间性,以达到准确通讯的目的。许多昆虫,如叶蝉、飞虱等还能发出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进行通讯。昆虫的种间音频特异性很明显,因此,利用昆虫声音的种间差别,可进行种类鉴定和控制害虫行为。
发音及接收 双翅目的蚊虫靠翅膀振动空气发出声音。直翅目的螽斯和蟋蟀以覆翅上发声器官的磨擦引起覆翅振动而发声; 直翅目的蝗虫多用后腿节上的音齿与前翅上的翅脉磨擦发音,也有用后足与后翅磨擦发音者。同翅目的蝉则用腹部两侧声鼓的迅速振动而发声。用声音通讯的昆虫,具有特殊的接收声音的感受器。蚊虫靠触角上的江氏器接收声信号,蝗虫的听觉器长在腹部第一节背板的两侧。螽斯和蟋蟀的听觉器长在前足胫节上。这些器官在许多昆虫中起接收和过滤声音的作用,能从背景噪声中分辨出重要的声音成分,使之成为有用的通讯信号。(见彩图163)
昆虫不仅能接收自己同类的声信号,还具有鉴别其他类群发出的声信息的本能。例如,夜蛾类的听觉器官能接收30米以外蝙蝠在利用回声定位捕食昆虫时发出的超声波,并能利用腿的摩擦发出干扰波,迷惑蝙蝠乘机逃避,具备这种本能的昆虫,比不具备者被捕食的机率要小得多。
信号类型 昆虫在利用声音通讯中,常见的声信号有召唤、求偶、争斗、遇险告警、拒绝排斥等。常见的蚱蝉、寒螀的雄成虫,在召引雌虫时不停地发出召唤鸣声,并有一呼群鸣的习性。雄蟋蟀在召唤雌蟋蟀时,不停地高声鸣叫,待雌蟋蟀接近后雄立刻发出了求偶鸣声,声音变低,并且多为连绵不断的颤音。如果二雄虫相遇则往往会发生争斗,鸣声短促而激昂。雄虫的召唤、求偶和争斗的鸣声信号显然不同,以斗蟋为例,示波器显示记录的3种鸣声节律脉冲序列图象(图1)清楚地反映出不同行为鸣声的结构特征。东亚飞蝗和淡色库蚊也能利用鸣声联系。淡色库蚊两性的飞翔声由于基音频率不同,频谱也不同。雌、雄蚊频谱虽然都是由一个基波和13个谐波组成,但谱图不完全相同,波形也不一样(图2),雌蚊的飞翔声可引诱雄蚊与之交配。性成熟初期的东亚飞蝗种群中,不仅雄蝗不断的鸣叫,雌蝗被雄蝗抱住时也会发出鸣叫声,随后交配。两只雄性斗蟋相遇交战,战败者退却,胜利者则继续高声鸣叫以示胜利。不少昆虫能发出遇险告警信号,螽斯科常见的锐声鸣螽(俗称蝈蝈)就是典型的例子,当几只雄虫同在一个地点鸣叫时,如有一只遇险,就发出告警信号,附近的螽斯立刻停止鸣叫。由于它们身被保护色,在植物丛中只要不鸣叫就难以被捕。白蚁的种群中如有少数工蚁或兵蚁被侵犯时,会用身体前部做迅速而剧烈的上下震动,用上下颚连续地撞击地面发出声音,刺激巢内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只白蚁做出同样的反应,而发出一片“沙沙……”的响声。拒绝排斥信号在东亚飞蝗的行为中表现得最突出。正在交配的雄蝗遇有其他雄蝗纠缠,会不断地发出急促响亮的鸣声,以示拒绝“插足”。产卵后期的雌蝗当有雄蝗欲行交配时,立刻发出排斥声信号表示拒绝。这和性成熟初期及产卵盛期时的行为完全不同。


图1 斗蟋不同行为的鸣声节律脉冲序列
a.召唤鸣声信号;b.求偶鸣声信号;c.争斗鸣声信号



图2 淡色库蚊飞翔声波形图


a-b,雄蚊飞翔声波形;c-d,雌蚊飞翔声波形
(各图下线是500赫正弦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