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诊法
运用壮医理论和经验在临床上识别疾病,推断病情的一种重要技法。壮民族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诊断方法,丰富了祖国传统医学的内容。壮医诊法主要分为望、息(闻)、讯(问)、切(按)四大法,其中以面部望诊,目诊、脉诊、甲诊、腹诊、舌诊、耳诊、手诊等较为常用。此外,对某些病症,采用相应的有特殊意义的诊法,如探病诊法、表里反应诊断法等,能迅速、准确地诊断疾病。壮医诊断疾病大多依靠眼看、口问、耳听、手摸及其经验进行检查诊断,其诊断原则为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审因辨证、综合分析,专病专法,重点突出。壮医诊断法简单、独特、快捷、实用,在壮族地区广泛流传使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诊法的理论还不够完善、系统,有待于进一步整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