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士材三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士材三书丛书。明李中梓撰。清尤乘增辑。三种,七卷,附二卷。乘增对医学理论研究精深,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内经知要》已著录。本丛书包括其所著《医家正眼》三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论述了脉法、药物性味、归经和应用,并讨论了三十六种内科杂病和部分妇科病的证治。后附其门人尤乘《寿世青编》二卷。对临床诊治用药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康熙六年(1667) 刻本,光绪十三年 (1887) 上海江左书林刻本,一九二五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士材三书丛书名。明·李中梓(士材)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本丛书计有《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三种。分述审脉、辨药及治法。后附尤乘的《寿世青编》。 士材三书丛书。明·李中梓撰。刊于1667年。包括《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分述审脉、辨药及杂病治法,末附尤乘《寿世青编》。 士材三书八卷,明李中梓 (详见《内经知要》)撰。此书为清人尤乘增辑。收录《诊家正眼》二卷,《本草通玄》二卷,《病机沙篆》二卷,并附其门人尤乘所辑《寿世青编》二 卷, 亦为李中梓之说。 其中《诊家正眼》专论脉学, 以王叔和《脉经》为基础, 在二十四脉之上又增长短二脉,分劳革为二脉,再增疾脉一种,共为二十八脉。采用四言歌诀形式,论述脉学基本理论及其临证应用,并兼及望、闻、问三诊。《本草玄通》(“玄” 一作“元”)共取本草三百四十一种,分十四种类别,不完全取自《本草经》,而多摘自历代医家之说,论述了药性,归经及应用 《病机沙篆》论杂病三十七门,分门论述病因、病机、病症、诊治。以《内经》为主,兼采古今之说,简括赅备,切合实用。《寿世青编》主要讲述养生之道,兼述服药、煎药、制药之法,并详述服食禁忌,与方药治疗相辅并行。此书对后世临证颇有启发参考作用。有清康熙六年(1667)刻本,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江左书林刻本,1925年锦章书局石印本。另有《诊家正眼》单刊本,196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1984年江苏科技出版社校点铅印本。 士材三书shìcáisānshū医学丛书。明·李中梓撰。刊于1667 年。包括《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 分述审脉、辨药与杂病治法, 末附尤乘《寿世青编》。 士材三书 《士材三书》《士材三书》系个人医学丛书。明李中梓(士材)撰。共6卷。刊于1667年(康熙6年)。包括《诊家正眼》2卷、《本草通玄》2卷、《病机沙篆》2卷。由李氏的学生尤乘汇刻刊行,末附尤氏辑录的《寿世青编》。李氏在医疗上颇能吸取各家之长,持论平正。《诊家正眼》是脉学专著,原刻本已散佚,此传本由尤乘增补,重加考订。论述脉学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以四言歌诀文体分述 “体象”、“主病”、“兼脉”及28种脉象。并简述望、问、闻三诊,解放后有单行本。《本草通玄》分草、谷、木、菜、果、虫、禽、兽、人、金石等14类别,说明三百多种常用药的功用、性能,引历代各家论述,附食物性鉴四首。强调不可执一药而理众病,须随百病而变通。在辨药性的寒热温凉时,李氏重温热药,轻寒凉药。《病机沙篆》论述50种内科杂病的病因、病证及诊治,引证了《内经》及各家的论述。尤乘认为此三书包括了诊断、治疗的全面基础知识,故予汇刻。所附尤乘《寿世青编》,广泛记叙了养生却病之道,并介绍了各种服食调理法、“勿药须知”、“服药须知”等内容。 ☚ 证治准绳 顾氏医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