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扫描contrast enhancement,CE
又称“对比增强扫描”。系经静脉内注入大剂量的含碘水溶性对比剂后,再进行扫描的检查方法。血管内注入碘剂后,器官与病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可能使病变显影更为清楚。静脉给予对比剂的方法有两种:
❶大剂量一次注入法即团注法(bolus injection):是将全量对比剂(常用60%~76%的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型对比剂60~100毫升)在二十余秒内全部注入后,立即扫描。此方法优点是体内对比剂的浓度在其注入的短时间内可有较高的水平,故易于显示大血管的解剖及其病变,多适用于快速扫描,但反应发生机会较多。
❷点滴输入法:是用对比剂100毫升先用较快的速度在5min之内输入三分之一或半量,然后再用静脉点滴的速度继续将剩余的对比剂输入,并开始扫描直至扫描完毕。此优点为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使对比剂在体内保持较恒定的浓度。上述方法对扫描时间较长的扫描机较为适用。以下情况,在普通扫描的基础上,酌情作增强扫描,常可得到有助于诊断的CT征象。
❶急性脑外伤、脑卒中以外的绝大多数颅脑病例的检查。
❷疑为血管本身的病变:如血管闭塞性疾病、动脉瘤、血管畸形或大血管异位等病例的检查。
❸普通扫描发现的病灶:如疑为血管结构丰富或缺少者,或“病灶”有可能与临近正常血管混淆而需鉴别者,或“病灶”有可能与邻近正常血管混淆而需鉴别者(如肺门和纵隔肿块常需与邻近的大血管相区别)。
❹血管丰富的脏器:如肝、脾、肾、子宫等的检查。以下情况,不做增强扫描:
❶普通扫描已有足够的征象可明确诊断的病例。
❷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以及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未经控制的高血压、近期曾有发作的心脏病和严重脱水等病人。
❸严重的心、肝、肾、肺功能不全病人或有明确碘过敏史的病人。增强前禁止饮食,并酌情给予适量的抗过敏药或镇静药物,可显著地减轻造影反应。如条件允许,现多主张使用不良反应较少的非离子型对比剂。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保持警惕,做好准备,以防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