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宋毛晃撰。五卷。晃因《礼部韵略》字狭,乃蒐采增附;又以《礼韵》凡别体字皆以墨阑圈其四围,亦往往舛漏,晃并为厘定,于音义字画之误,一一辨正,凡增二千六百五十五字,增圈一千六百九十一字,订正四百八十五字。其子居正校勘,续拾所遗。复增一千四百零二字,各标总数于每卷之末,而每字之下又皆分注。其曰“增入”、曰“今圈”、曰“今正”者,皆晃所加;曰“重增”者,皆居正所加。其辨论考证之语,则各署名以别之。其用力勤挚,考证明辨,亦有可采。

☚ 古文四声韵   切韵指掌图 ☛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诗韵著作。宋景祐间,国子监颁行《礼部韵略》,以为官韵。毛晃依韵增入2655字,辨正字形、训释、字音方面的错误485字,补入别体又音1691字。随后,毛居正续增1402字,遂成今书。本书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修《洪武正韵》也多参考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同“增韵”条。

☚ 增韵   集韵 ☛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韵书。五卷。南宋毛晃与其子毛居正相继增订校刊而成。毛晃(生卒年不详),江山(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进士,精研字学,发愤著书,砚为之穿,有“铁砚先生”之称,为时所重。毛居正(生卒年不详),字谊父(一作义甫)。举进士,通经义、训诂之学,于嘉泰三年(1203)召入国子监校雠经籍,后因目疾而罢归。毛晃另著有《禹贡指南》,毛居正另著有《六经正误》。
宋景祐年间国子监颁行《礼部韵略》,以为科举官韵。此书系修订《礼部韵略》而成,较原书增二千六百五十五字,增圈原书之别体别音而漏圈者一千六百九十字,订正音、义、笔画错误四百八十五字,并改正了注释中多处舛误。后毛居正拾遗补缺,再加考订,又增补一千五百十一字。
毛晃所增字注明“增入”,毛居正所增字则注明“重增”为区别。凡增圈字注明“今圈”。凡匡谬正误处用“今正”表示。注文既释字义、又标出处,兼正字体,其功用超出一般韵书之外。
此书的每一个韵目前、注明“独用”或与某韵通用。此书的韵目,韵目次第及“独用”、“通用”情况与《广韵》颇多不同。顾炎武《音论·上》作过考证。
书成后,享誉一时,其注释为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和明代《洪武正韵》所取资。其价值在《礼部韵略》另一本集体修订本《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之上。此书问世后,原本《礼部韵略》遂不传。
由于毛氏父子增修时收入一些假借、省文及古读,而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为“不知古今文字之别,又不知古今声韵之殊”。但此书纪录了一些当时的实际语音,如“麻”韵一分为二之类,颇有价值。
今有日本翻元刻本及《四库全书》本。

☚ 韵补   切韵指掌图 ☛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五卷。宋毛晃增注,其子居正校勘重增。诸家所称 《增韵》者即此书也。毛晃,南宋江山 (今浙江江山县) 人。绍兴 (1131—1162年)间进士。精字学,为海内所宗,学者称铁砚先生。另著《禹贡指南》,已佚,清人辑有四卷。毛居正,毛晃子。字谊父,一作义甫。曾举进士,嘉定十六年(1223年)诏国子监刊正经籍,后因目疾罢归。通六经训诂之学,另著《六经正误》。毛氏父子因《礼部韵略》收字太狭,乃搜采典籍,按韵增附。又《礼部韵略》之例,凡字有别体别音者,皆在字外画圈,以为标志。晃沿用此例,于字之形音义舛漏之处,并为厘定。凡增二千六百五十五字,增圈一千六百九十一字,订正四百八十五字。居正续拾所遗,复增一千四百二字。各标志总数于每卷之末,而每字之下又皆分注,其曰 “增入”、曰“今圈”、曰“今正”者,皆晃所加; 曰“重增”者,则为居正所加;其辩论考证之语,则各署名以别之。是书在辩证训诂考正点划方面颇有贡献,享誉甚高,字书韵书多所征引,《洪武正韵》之注,据是书者尤多。又毛氏考证之语,往往对语音变化有所反映,如“微”韵后毛晃曰: “所谓一韵当析为二者,如 ‘麻’ 字韵自‘奢’ 以下,‘马’ 字韵自 ‘写’ 以下,‘祃’ 字韵自‘藉’ 以下,皆当别为一韵,但与之通可也。盖 ‘麻’‘马’ ‘祃’等字皆喉音,‘奢’ ‘写’ ‘藉’等字皆齿音,以中原雅音求之, 𡕱然不同矣。” 赵诚《中国古代韵书》说:“毛晃所指出的这一现象,在现在普通话也正是如此,‘麻’ ‘马’ ‘祃’ 等字读为a韵,‘奢’ ‘马’‘藉’ 等字读为e韵,可见麻韵之分为二,在宋代已经如此。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当时《礼部韵略》的分韵纯粹是遵照前代韵书,而不顾当时的实际语音。《增韵》的这种价值属于音韵学,至于有多大,尚待进一步研究。”四库著录者为宋宝佑四年 (1256年)蜀中刊本,另有元刊本、明刊本,未见清人刊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