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墉yōng城墻。《後漢書》班固《西都賦》:“陵墱道而超西墉,混建章而外屬。”張衡《南都賦》:“流滄浪而爲隍,廓方城而爲墉。” 墉 墉yōng❶城墙。《大雅·皇矣》七章:“与尔临冲,以伐崇墉。”毛《传》: “墉,城也。”孔《疏》:“乃以汝鉤援之梯,与汝临冲之车,以往伐彼崇城。” 《说文》:“墉,城垣也。”《周颂·良耜》一章:“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毛《传》:“墉,城也。”郑《笺》: “谷成熟而积聚多。如墉也、如栉也,以言积之高大且相比迫也。” ☚ 墙 槛 ☛ 墉读音·iong(-),为i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余封切,平,钟韵。 上一条: 𤛑 下一条: 慵 墉读音·iong(ˊ),为i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余封切,平,钟韵。 上一条: 庸 下一条: 慵 墉壅yǒnɡ墙。例:丢~土, 墉yōng墙。《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毛传:“墉,墙也。”《九叹·怨思》:“孤雌吟于高墉兮。”王逸注:“墉,墙也。” 墉(同)堵 堞 垣 墉牆。《儀禮·士冠禮》: “陳服于房中西墉下,東領北上。” 鄭玄注: “墉,牆。”《儀禮·士昏禮》: “尊于室中北墉下。” 鄭玄注: “墉,牆也。” 《儀禮·士昏禮》:“席于北墉下。” 鄭玄注: “墉,牆也。”《儀禮·士喪禮》: “君升自阼階西鄉,祝負墉南面,主人中庭。” 鄭玄注: “牆謂之墉。” 《禮記·郊特牲》: “社祭土而主陰氣也,君南鄉於北墉下,答陰之義也。” 鄭玄注: “牆謂之墉。” 陸德明 《經典釋文》:“庸本亦作墉,音容。”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城邑部 > 城垣 > 墉 墉 yōng 亦作“庸”。城牆。《詩·大雅·皇矣》:“以爾鉤援,與爾臨衝,以伐崇墉。”毛傳:“墉,城也。”《詩·大雅·崧高》:“因是謝人,以作爾庸。”毛傳:“庸,城也。”陸德明釋文:“庸,本亦作墉。”《後漢書·伏湛傳》:“與爾臨衝,以伐崇庸。”唐·柳宗元《永州崔中丞萬石亭記》:“閒日登城北墉,臨于荒埜從翳之隙。”清·吴延禎《函谷關》詩:“凡泥塞險恃崇墉,表裏山河百二重。”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垣籬部 > 牆壁 > 墉1 墉1 yōng 亦作“庸”。牆壁。《詩·召南·行露》:“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毛傳:“墉,牆也。”《禮記·郊特牲》:“社祭上而主陰氣也,君南鄉於北墉下,荅陰之義也。”鄭玄注:“牆謂之墉。”《尚書大傳》:“天子賁庸,以庸爲之。”鄭玄注:“牆謂之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他日二人來,妻勸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視之,達旦忘反。”清·鄭觀應《盛世危言·獄囚》:“不知泰西犯人,在内執業仍高其墉垣,嚴其約束。”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城邑部 > 城垣 > 墉 > 鄘 鄘 yōng 同“墉”。《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宋城舊鄘及桑林之門而守之。”杜預注:“舊鄘,故城也。桑林,城門名。”陸德明釋文:“鄘,音容,本或作墉。”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垣籬部 > 牆壁 > 墉2 墉2 yōng 高牆。《易·解》:“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書·梓材》:“既勤垣墉。”陸德明釋文引馬融曰:“卑曰垣,高曰墉。” 墉yōng城墙。《诗经·大雅·皇矣》:“与尔临冲,以伐崇~。”(冲:冲车,冲城的战车。)泛指墙。《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世说新语·贤媛》:“夜穿~以视之,达旦忘反。” 墉*yongDCAD 城墙 城墙墉(城墉) 陴(陴堞) 闬 阛 周垣 楼堞 楼雉 都郛 城垣 城郭 城圈 城堞 城雉 城廓 城郛 城围 城壁 ☚ 护城河 坟墓 ☛ 墙壁 墙壁壁(障壁;四~;画~) 闬 墉(墉壁;墙墉) 墙垣 堵墙 余胥 ☚ 围墙 亭、塔、栏杆 ☛ 墉yōnɡ[书] (城墙; 高墙) city wall; high wall △墉yōng14画 土部 〈书〉 墉 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