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窥几
古代天文装置。用于测量星、月影长来推算地平高度。由郭守敬创制。为一长6尺、宽2尺、高4尺的几案。几面中央开有一条长4尺,宽2寸的狭缝,中间衔有两条2寸宽的“窥限”,即游标。观测时,在圭面上按南北方向置窥几,人蹲其下观测:当星或月经子午线时,调整北面“窥限”使其南端和星、月与高表横梁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再调整南面窥限使其北端和星、月与高表横梁下边缘在一条直线上,将两条窥限位置平均,便得星、月的“影长”,经过计算,推算出星、月的地平高度。窥几与圭表配合使用,可以克服星月亮度较弱,圭表无法观测的缺点。如在距离相隔很远的南北二处同时测量星、月影长,还可推算星、月到地球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