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境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境界

疆界,地域。班昭《東征賦》:“到長垣之境界,察農野之居民。”

境界

境界

语出清代词论家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境界原为佛语:“功能所托,名为‘境界’,如眼能见色,识能了色,唤色为‘境界’。”(《俱舍论颂疏》)唐以后广泛用于论诗。由王国维首次高标为评词标准。在王国维评论艺术作品时,境界的涵义与意境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意境只能用于艺术作品,而王国维的“境界”不仅指艺术作品,有时也指外界和人心中的审美对象:“夫境界之呈现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人间词话附录》)“境界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王国维的“境界”有三层涵义:一、“境界”是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感情与想象的统一:“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二、“境界”要求再现的真实性:“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三、“境界”还要求文学语言能够直接引起鲜明生动的形象感。根据词人审美观照和境界构成方式的不同,王国维把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类,并把由此产生的两种不同美感效应分为“壮美”与“优美”。根据创作方法的不同,他又将境界的创造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从境界的语言艺术表现着眼,他又提出“隔”与“不隔”的观点。王国维因之把“境界”作为诗歌艺术本体来加以强调,认为它比别的诗歌范畴更为本质和重要:“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王国维的“境界”说,概括反映了抒情文学的艺术特征,尤其是对境界产生过程和构成形态的论述,则已深入到艺术的本质,从中西美学相互参证融合的理论高度,论及艺术家的修养和审美体验、审美观照、艺术表现乃至对艺术意象的分类和批评,表现出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 意境   有我之境 ☛
境界

境界

古代诗学概念,其意旨与“意境”大体相同,谓艺术作品所呈现的主体情思和审美对象互相交融,虚实结合,启人想象的艺术世界。“境界”一词原意是疆域,《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后来成为佛学概念,如《成唯识论》:“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境”指心所缘识之外物,“境界”指觉悟的境地。旧题唐王昌龄《诗格》则以“境”论诗,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后世诗家,遂明确以“境界”论诗,如明江进之云:“诗之境界,到白公不知开扩多少。”清叶燮《原诗》盛赞苏轼诗歌“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境界或意境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与向来所谓“意象”含义大体相当,即情景、思象的结合,《易》“立象以尽意”的一系列论述可称为先导;其次,虚实结合,在“意象”本体外,还有“象外之象”(司空图《与极浦书》),即在“意象”之外另具一超越性的艺术新天地,不具“象外之象”的“意象”不能说是有“境界”或“意境”。而从境界或意境的视角来看,这两方面具有潜在的关联。人们所讲的“境界”或“意境”或者狭义地指“象外之象”,或者指全面包含了“意象”本身和“象外之象”的统一体,所以皎然称为“境象非一,虚实难明”(《诗议》)。唐代诗歌理论正是在后一方面有了明确的拓展,所以“境界”或“意境”之产生当断于其时,而若论其“意象”的含义则须推前。然而两者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关系。由“象”之本体推及“象外”,唐前非无萌芽,如谢赫《古画品录》:“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这“象外”被唐刘禹锡明确定名为“境”,“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记》)。当时人对营构“境界”或“意境”多有论述,旧题王昌龄《诗格》论“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境与意相兼始好。”权德舆《左武卫胄曹许君集序》:“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境界”或“意境”之“象外之象”的特征深刻体现了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特质和理想,它在许多诗学论中都得到了体现。如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百景。”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诗品》又标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梅尧臣论诗主“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严羽《沧浪诗话》“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到了近代,王国维对传统“境界”范畴用西方理论概念作了更为明晰的分析,提出了“境界”之真实性,“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别,“写境”、“造境”之别及“隔”与“不隔”的问题等,将对此概念的理解引向深入。“境界”或“意境”在后代用例甚多,含义并不统一,各有侧重。同时它们不仅是诗歌理论中的范畴,且广泛运用于绘画、戏剧、小说等批评中,其美学内涵就更丰富了。

☚ 意境   有我之境 ☛
境界

境界

语出清代词论家王国维《人间词话》。它的基本涵义是既写真景物又抒真性情,把逼真传神的写景与诚挚真切的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辩证地统一起来。是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又认为境界产生于审美观照之中,他说:“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按照构成方式的不同,王国维把境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类;按照构成材料的不同,王国维把境界区分为“造境”和“写境”。关于境界的艺术表现,王国维提出了“隔”与“不隔”的观点。境界的基本涵义和艺术表现是对抒情文学基本艺术特征的规定:即情与景的统一,真感情和真景物的统一,言情的真切性、写景的鲜明性和文辞的自然性的统一。境界的产生过程和构成形态则进一步深入到艺术的本质,即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审美感情移情灌注于审美对象,艺术家以敏锐的艺术感觉,准确及时地捕捉审美意象,以高度熟练的艺术技巧和语言能力加以表现的产物,是主观和客观、情感和理智、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因之,境界说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表现出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的相当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 词尚气骨   有我之境 ☛

境界jìngjiè

事物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 思想~|他和古人达到神交的~。

境界jìngjiè

〈名〉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况:思想境界│神奇的境界。
【同义】程度。

境界jìngjiè

土地的界线,引申为事物达到的程度。
【组词】思想境界︱最高境界︱理想的境界︱神奇的境界︱引人入胜的境界
【例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境界早已划定了,但个别地方还有些纷争。
 ❍ 要是冬天,池里腾起热气,在深绿色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 她表演的孔雀舞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近义】疆界︱边界︱程度

境界jìngjiè

【释义】
❶土地的界限。
❷事物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色彩】
❶❷中性。

【扩词】
❶两个县的境界。
❷思想境界︱艺术境界。

【造句】
❶两个县的~是一座高山。
 ❍ 那条河也就成了李家庄和郭庄的天然~。
❷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思想~很高,艺术性也很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绘画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

境界jìng jiè

境地: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幻来亲就臭皮囊。(八·179)

境界jìnɡjiè

土地的界限,引申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引申义多含褒义。
他的演技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思想境界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境界

境界

即“意境”,见该条。

☚ 意境   无技巧境界 ☛

境界

❶ 疆界。《后汉书·仲长统传》:“当更制其~,使远者不过二百里。”
❷ 境地,情景。陆游《忆昔》:“老来~全非昨,卧看萦帘一缕香。”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❸ 佛教语,指事物所达程度或表象、造诣。《无量寿经》卷上:“斯义宏深,非我~。”
❹ 诗文等的意境。魏源《栈道杂诗》:“奥险半平淡,文章悟~。”王国维《人间词话》:“~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琳琅/思与境偕/清旷豁达/意境深蔚/别有天地/别有洞天/羚羊挂角/妙绝时人/妙处不传/惊神泣鬼/烘云托月/脱胎换骨/闳大不经/闳中肆外/苍润空蒙/曲尽奇妙/诗格超逸,风姿高秀/古雅深邃,静逸无边/博物洽闻,阐幽探颐/意不浅露,语不穷尽/神往境来,巧凑妙来/意外生意,境外生境/满目空翠,山媚峰辉/游憩之境,雅静深秀/孤标野趣,生意浩沛/高远清虚,幽悠宁谧/超凡脱尘,心泰神宁/调和鼎鼐,融采百家/行意任达,素心澹泊/意境清新,萧然出尘/拔身出尘,去妄明心/如临秋溪,清光照人/以境写心,不露痕迹/隐秀含蓄,不落言诠/托物寄意,美不胜收/寓理于形,水乳交融

☚ 赋采制形,皆创新意   琳琅 ☛
境界

境界

境界 境域 化境 境地 程度
地步 意境 意象 佳境 画境
梦境 梦乡 醉乡
黑甜乡
必然王国 自由王国
无何有之乡

☚ 情况   败露 ☛
地界

地界

边(边界;边届) 界(界分;界限;境界) 藩篱 藩篱 疆界
疆畛
国与国领土之间的界线:畛(畛封;畛略)畿 畔(畔界) 疆(疆界;疆徼)略(邦略) 境(界境;国境) 履国界 圻界 阃阈 封畔
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界限:境(境界) 域(肇域) 阃阈 封疆 封界 封略 疆界 疆圻 疆塍 界疆
都邑的疆界:郊圻
四方疆界:四境 四边
地区间的界线:疆(疆畔;疆封;疆圉;疆境;疆埸;疆徼) 边(边界)界至 界畔 竟界
国界,边界:沟境
疆界,边界:境(~界;国~;入~;出~;边~)
不同地域分界的边线:界线
两军对垒的或双方之间的界限:楚河汉界楚界汉河
大地的边际、界限:地垠
封地的边界:封畛
都邑的疆界:郊圻
邦国疆界:邦场
井田制的地界:田界 经界
田地、住宅等四周的界限:四至
八方的界限:八垠 八垓
两地相接处:交界 接界 搭界 接壤连界 连地 连壤 通壁
地界相连,交界:接境连境
(两块土地之间的界线:地界)

另见:河 山 边境 边地 界限

☚ 地界、边际   边际 ☛

程度

程度

度(寸度;幅~;角~;跨~;硬~;韧~;纯~;光~;密~;速~;难~) 田地
业务、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水平
表示程度:些(些些;一些) 好(好些)点(一点;这~) 肆 步(初~;逐~) 得(好~很) 多(多么)许(~多;~久) 这样(~矮)这里 那样 不过(再好~)
表示程度、数量或方式:偌(~大年纪) 这么(~大)
表示性质、状态、方式、程度等:偌(~大) 那末 那么
表示某种程度:多(~少;~大)
长短,多少:饶乏
具有一定程度:较(比~) 高低
适当的程度或限度:尺寸 分寸 头寸
规定的程度:尺度
达到的程度:地步 境地 境界 境域
程度适当:适度
程度或地位相等,不分高下:并驾(并齐驱;齐驱并驾)
程度深浅:轻重
水的深浅程度:深浅
程度高低:高低 高下 高矮 上下(不相~)
不高不低:中等 中常
中等规模或规格:中型
处于中等程度,不高不低:半低不高
程度接近:临(临近) 边 近(近于;近涖;~乎;~似) 庶(~几;~乎) 垂(垂临;~成;~老) 挨(挨边;挨近) 将(将近;几~)濒(濒于;~行;~危;~死挣扎) 阽(~危) 汔(~可小康)摄(~乎大国之间) 殆(~无其匹) 迫(迫促;迫近;迫窄;迫临) 相次(~二更;~五里)
表示接近:几(几乎;~及) 险(~些) 殆(~尽;游历~遍) 仅(士卒~万) 快 近乎 近于(将近于) 差点(差点儿) 差一点 差不多 差不离
逐渐接近:浸寻 寖近
与实际情况很接近:八九不离十
表示程度过分:
程度不完全:半(~生;~掩;~坐)
程度不一:异数
(文化、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程度)

另见:水平 位置 造诣 限度 超过达到 达不到

☚ 程度   程度高 ☛

意境1

意境1

意象 意调 意兴
意境与风格:意度 意格 神姿
诗文书画的意境:笔意 境界 境地 境域
文章或书画的意境或韵味:气韵 骨气
文章的意境:文境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的境界:设境
书画中的意境:化境
绘画中的意境:画境 画意
艺术的意境:藩墙
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诗情画意 画意诗情 画情诗意
富有诗画的意境:诗中有画
高妙的意境:上乘(已臻~)
极高超的意境:绝境
深远的意境:邱壑 丘壑 旨远(言近~)
平庸的意境:下乘
文字简短而意境深远:疏远
诗文书画等意境、格调高远:格高致远
诗文绘画等意境、格调高远:不落凡近 不落常调 不落凡调 不落挽近
诗歌语言质朴,意境闲适恬静:冲淡
意境超过当代:妙绝时人
(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境)

另见:境界 情调

☚ 意境1   诗的意境 ☛

思想境界

思想境界

胸境
思想认识、境界等:论议
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灵明
觉悟的境界:菩提
美好的精神境界:灵地
高深的境界:枢奥 玄门
学术、文艺上的较高境界:阃阈
平庸的境界:下乘
高妙的境界:上乘(已臻~)
精妙的境界:眇微
技艺精纯的境界:无全牛
神妙变化的境界:神域
至高的境界:竿头
最高的境界:灵界
事物的最高境界:绝顶
只要一心一意去做,就可以通向最高的境界:一念通天
极其高超的境界:化境 绝境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境界)

☚ 境界1   程度 ☛

境界jìng jiè

❶疆界,界限。《后汉书·仲长统传》:“当更制其~~,使远者不过二百里。”
❷境地。耶律楚材《和呈景贤》:“我爱北天真~~,乾坤一色雪花霏。”

境界jìng jiè

❶疆界;地域;处所。《本草纲目 ·序例》:“诸首所生,皆的有境界。”
❷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医醇賸义》:“指下之妙,得之于心,不能宣之于口,实有此种境界。”

境界

realm of essence;state;territory


境界

plane attaine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