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砂白蚁drywood termites取食热带果树的一类白蚁。等翅目,木白蚁科。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中国发现于台湾、福建、浙江、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北界约在28.5°N。中国分布最广的为截头沙白蚁和铲头沙白蚁。 截头砂白蚁 学名 Cryptoterme s domesticus(Haviland)。主要分布在印度马来亚区、太平洋诸岛屿、澳大利亚及中国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为害房屋中的木结构,木家具和树木。寄主有榕树、荔枝、椰子、咖啡、黄槿、紫丹、麦珠子、无患子、玉蕊等。有翅成虫体长8.7~9.6毫米。头暗黄色,胸、腹、足和触角淡黄,翅鳞和翅脉暗黄色,翅膜透明无色。触角16节,第三、四、五节等长,略短于第二节。兵蚁体长5.6~6.5毫米,头前部黑色,后部赤褐色,上颚黑色,头部厚,背面观类似方形,两侧平行,后端圆,由侧面看,截面与上颚形成小于90°的交角;上颚粗壮短宽,前部向上翘起,前端尖锐,内面有3~4个缺刻;触角12~14节,第四节最短。 铲头砂白蚁 学名Cryptotermes declivis Tsaiet chen。是中国的特有种。分布于福建、广东和广西。除为害室内木材外,还为害荔枝、龙眼、榕树、枫树、苦楮、紫薇等多种果树和林木。有翅成虫体长8.5~8.8毫米,头赤褐色,胸、腹及腿节为黑褐色,翅黄褐色;触角14~16节,第四节较短。兵蚁体长5.1~5.6毫米,上颚及头前部黑色,头后部暗赤色,触角、胸和腹均淡黄;头短而厚,由背面看近方形;额呈斜面,斜面与上颚所形成的交角明显大于90°;上颚短小扁宽,左上颚中段有两枚短粗的齿,右上颚也有两枚向前的齿,其部位比左上颚的齿略靠后;触角11~15节。 堆砂白蚁群体中没有工蚁,其职能由若蚁代替。群体小,由数十至数百头个体组成,当若蚁与群体分隔时,半月左右就能产生补充型蚁王和蚁后。常发现在一段木材中有许多群体同时存在。活动隐蔽,以一对脱翅成虫钻入木材建造新群体,被蛀蚀的隧道即为巢居所在。群体与水源和土壤无联系。熏蒸是防治堆砂白蚁的首选措施,被熏蒸的物品,必须密封,常用药剂有硫酰氟,溴甲烷,磷化铝等。上述熏蒸剂对人畜危险,应注意防护安全。涂刷或喷洒五氯酚石油溶液或敌敌畏水乳剂于木材表面,然后用薄膜密封,既可杀死近表层白蚁,又能预防分群后的脱翅成虫钻入筑巢。也可在被害物上每隔50厘米钻一深约0.5厘米小孔,沟通隧道,在孔内喷白蚁粉或灭蚁灵粉。将被蛀物品置于60℃下处理1~1.5小时,能有效地杀死木材中的白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