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区生态农业
伴随着城市的出现形成的新型的生态农业。城郊区生态农业系统,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转化的一个过渡性系统,是一个不独立不完全的系统,既具有一般农业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也兼备城市生态系统的某些特点。
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表现在依赖城市科学技术、生产资料,特别是对城市市场的直接需求。城市人口聚集,需要农村为其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生产原料和为其承担小数量的生产任务,特别是处理部分城市的污染物。
❷系统内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城镇郊区一般按照城镇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以交换为目的安排生产和经营,由于长期受到城市商品经济思想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其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程度大大高于远离城市的农村腹地。如郊区生产的蔬菜、肉、蛋、奶等产品除极少部分满足自身需要外,大部分作为商品输入城市,而农民生活需用的谷类等主食品又需从其他农业生态系统输入。
❸较强的边缘效应和良好的 “辐射” 效应。城郊区农业生态系统地处城镇和农村腹地的结合部位,充满农村和城市两个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要素既相互联合,又相互排斥,在争夺生态位、争取生存空间上,常发生激烈竞争而表现出特别强烈的边缘效应。由于城郊区可以首先接受城市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思想,加上城市农业副产品的作用,使得城郊区的经济效益特别明显。于是,远离城市的农村腹地就仿效城郊区的生产经营方式,从而使城郊区带动周围农村发展,由城郊区向农村腹地不断 “辐射”。城郊区与城市距离相对比较近,获得技术能力比较强,发展生态农业更加容易,同时城郊区农业的开发具有承接作用,影响着城市的食物供给和农村腹地的生产,因此城郊区发展生态农业更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