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城池筑城体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城池筑城体系以城墙为主体,与沟壕等障碍和外围关堡相结合所组成的环形防御筑城体系。古代筑城的基本形式。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防止外来侵略的主要防御手段。城池筑城体系由墙、壕防护设施,射击设施,城门洞防御设施,指挥、观察设施和外围关堡等5个部分组成。墙、壕防护设施是指高厚坚固的围墙和护城壕,构成城池筑城体系的主体工程,护城河(沟壕)是城墙外围的主要障碍物,可使进攻一方的人马难以接近城墙;射击设施,是指沿城墙顶部外缘构筑的雉堞(又称垛口、埤堄)以及沿墙构筑的敌台,供戍卒观察、射击用;城门洞是城池筑城体系的薄弱部位,为加强其防御,除在门洞设坚固的木门(有的木门外包铁皮)、铁闸(靠绞车升降)外,在门外还筑有瓮城、箭楼;指挥、观察设施,多指建于城门上的城楼(敌楼)和城隅的角楼;外围关堡,是指在城池外围的交通要道上构筑的关城和堡城,可拱卫城池,使其免遭突然袭击。城池筑城体系在中国延续了4000年之久,至清末,阵地筑城体系才逐渐取代城池筑城体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