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
城市中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试环境心理; 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学效果; 增加城市经济效益; 有利于城市防灾; 净化空气污染。
广义的城市绿地,是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包括六个类型: 公共绿地,即各种公园、游憩林荫带; 居住区绿地; 交通绿地; 附属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位于市内或城郊的风景区绿地,即风景游览区、休养区、疗养区等。但不包括:
❶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阳台绿化和室内绿化;
❷以物质生产为主的林地、耕地、牧草地、果园和竹园等地;
❸城市规划中不列入 “绿地” 的水域。狭义的城市绿地,是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 “公园”。
城市绿地作为 “城市之肺”,一直受到城市规划和建设者的关注。通过园林绿化缓解城市气候效应、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已为园林科技工作者和城市决策者所推崇; 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可用于绿化的土地愈来愈少,成本也愈来愈高,尤其是老城改造中的绿地规划难度更大。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仅把眼光盯在扩大绿地面积上还远远不够,必须依靠科技,对有限的绿地在生态类型、斑块群落结构、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高单位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景观整体的生态效应,共同解决城市环境保护与改善这一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