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拜上帝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拜上帝会 又称“拜上帝教”或“太平基督教”。以宗教名义出现的农民反清组织。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夏,由洪秀全、冯云山等在广东花县创立(一说未成立组织)。从农民的平等要求出发,吸取《劝世良言》中的若干基督教义和儒家的某些思想,洪秀全先后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等文献,宣传上帝是独一真神,其它偶像都是妖魔鬼怪;认为天下男女尽是兄弟姐妹,应该为“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而奋斗。1847年在广西桂平紫荆山,会众发展至二、三千人。曾制订各种宗教仪式及“十款天条”,作为会员守则和戒律。1851年1月11日发动金田起义。在太平军辖区进行礼拜,宣讲道理。1864年(同治三年)随着太平天国败亡而消解。 拜上帝会 182 拜上帝会洪秀全仿照基督教而建立的松散的宗教组织。初,秀全从传教士梁发处得到基督教新教布道书《劝世良言》,后反复揣摩,乃与冯云山、洪仁玕等在家乡广东花县聚会拜上帝,次年入广西贵县一带秘密传教。9月,冯云山入广西桂平紫荆山区发展组织,建立基地。11月,秀全返回家乡,撰《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号召信徒敬拜“天父皇上帝”,击灭“阎罗妖”,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1847年3月,秀全到广州美国传教士罗孝全(1802—1871)处学道数月,得读《新旧约全书》,但被认为“信仰不纯”,而未受洗礼。8月,秀全赴紫荆山,时会众已达2000。秀全等乃制定各种宗教仪式:会员入会须受洗,受洗者读忏悔书,以火焚化,施洗者以杯水灌其头顶,并念祷词;每日晨起夜睡都要祈祷,每餐须颂感谢文,礼拜有赞美诗,灾病、生日等均有祭告奏章;并依十诫编制《十款天条》,作为入会守则。秀全自称上帝次子,下凡斩邪留正。1851年1月11日,秀全等率众在金田起义,称太平军,后建立政权,号太平天国,秀全称天王。在太平天国时期,拜上帝、除偶像、遵守天条,成为人们的共同准则。军中、府中均设有礼拜堂,在空地上设坛讲道。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拜上帝会也随之消失。 ☚ 也里可温教 中国礼仪之争 ☛ 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Baishangdihui1846年后冯云山创立的反清秘密团体。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冯云山、洪仁玕等在广东花县创立拜上帝教, 然后于1844年先后在广东一些府县和广西贵县传教,但信教者寥寥。1845-1847年秋,冯云山深入广西桂平紫荆山区宣传拜上帝, 在实践中注意把拜上帝教的宣传与农民的现实利益结合起来, 如说拜上帝可以 “日日有衣有食”,“无灾无难”, “个个安康”, “今世见平安,升天见永福”,等等;在入教仪式上也作了创新,吸收了传统宗教的某些形式, 因而入教者日众。随着形势的发展, 冯云山认为有必要在拜上帝教的基础上, 创建一个农民革命团体。约在1846年以后,正式建立拜上帝会, 仍推教主洪秀全为会首, 进行秘密活动, 并把拜上帝会扩展到贵县、平南、陆川、博白、信宜等地。1847年8月, 洪秀全到紫荆山, 会见冯云山,提出用捣毁庙碑的办法, 进一步扩大拜上帝会的影响, 确立独尊真神皇上帝的权威。于是, 洪秀全、冯云山率拜上帝会众,于10月砸碎象州甘王神像,捣毁庙宇。接着, 又回紫荆山捣毁雷庙。当地团练头子王作新以此为借口, 勾结官府, 逮捕冯云山、卢六入狱。从此拜上帝会与地主团练发生公开冲突, 拜上帝会由秘密趋于公开。冯云山被捕后, 敌人企图在拜上帝会内部制造混乱,瓦解拜上帝会。杨秀清、萧朝贵挺身而出,先后借 “天父”和 “天兄”传言身份, 揭露和打击了敌人的破坏活动,稳定了会众。1849年7月,洪秀全、冯云山回到紫荆山, 对杨秀清、萧朝贵的 “传言”, “审判为真者”予以肯定。至此拜上帝会的领导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虽然杨秀清、萧朝贵的座次排在洪秀全、冯云山之后, 但当他们代 “天父”、“天兄”传言时, 就凌驾在洪、冯之上, 拜上帝会形成了二元化领导, 它成为后来领导集团分裂的种因。不久, 重建拜上帝会总部, 发动了金田起义。起义之后, 因为凡起义的会众都站在太平天国旗帜下, 被编入太平军中, 于是作为农民革命团体的拜上帝会也就失去存在的必要。这大概就是人们怀疑拜上帝会是否存在, 为何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上, 和与太平天国交战的清朝官吏的奏报及书信上没有出现 “拜上帝会”字样的缘故吧! ☚ 冯云山 杨秀清 ☛ 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Baishangdihui洪秀全以宗教名义创立的农民革命组织。又称拜上帝教,或太平基督教。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夏,洪秀全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形势推动下,从传播基督教的书籍《劝世良言》中吸取一些基督教教义,同冯云山等在广东花县创立了拜上帝会。1844年秋起,冯云山到广西桂平紫荆山区,在贫苦农民中发展会员,建立基地。1845年至1847年间,洪秀全先后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号召人民信仰皇上帝,主张天下男女尽是兄弟姐妹,要为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而奋斗。1847年秋,洪秀全到紫荆山区会见冯云山,当时会员已达3000人左右。他们随后制订各种仪式和“十款天条”作为会员守则。随即进行反封建神权的斗争,捣毁象州甘王庙及其他庙宇偶像,扩大影响。1848年1月,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回广东设法营救,拜上帝会一时失去主持人。会员杨秀清、萧朝贵先后假托“天父上帝”、“天兄耶稣”附体传言,以稳定会众信心,但也助长了迷信色彩。1849年7月,洪、冯返回紫荆山区,与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结为异姓兄弟,组成领导核心,积聚力量,筹划起义。1850年7月,洪秀全通令会众于秋天到金田村团营。1851年1月11日(咸丰元年),举行金田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每7日礼拜上帝一次,并在占领区域内毁弃偶像,宣讲道理,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而消亡。 ☚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 ☛ 拜上帝会又称“拜上帝教”。洪秀全创立的农民革命组织。1843年创立于广东花县。倡导只拜上帝,“不拜邪神”,故名。1857年制订各种仪式和《十款天条》,1851年1月11日发动金田起义。政教合一,太平天国战士必入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信奉耶稣教的群众秘密组织,洪秀全、冯云山创立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宣传上帝创造人类万物,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拜上帝会劝人们独拜真神上帝,信奉耶稣,不信偶像邪神。道光二十四至三十年间,洪秀全、冯云山到广西贵县、桂平一带宣传和组织拜上帝会,桂平、贵县、平南、武宣、象州、陆川、博白、玉林一带群众纷纷加入拜上帝会,壮族卢六、肖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都是最早加入拜上帝会的人物,成为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核心人物。拜上帝会表面是宗教色彩。实际上是当时革命群众的组织。 ☚ 近代史概述 米饭主 ☛ 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亦称“拜上帝教”或“太平基督教”。洪秀全用宗教名义创立的农民斗争组织。1834年(道光二十三年)夏,洪秀全从《劝世良言》中吸取一些基督教教义,与冯云山等在广东花县创立。次年春,洪、冯等在广州及其附近传教。9月,冯云山入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教并发展会员数千人。与此同时,洪秀全回花县,先后著《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献,成为拜上帝会的基本教义。号召人们信奉“皇上帝”,击灭“阎罗妖”,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1847年3月,洪秀全从师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基督教《圣经》。8月,洪秀全回紫荆山区,与冯云山制订拜上帝会的各种宗教仪式及《十款天条》作为会员守则。拜上帝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同封建势力展开斗争。次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入粤营救;同时,杨秀清、萧朝贵在紫荆山区为稳定会众,先后假托天父上帝、天兄耶稣附身传言。1849年7月,洪、冯回紫荆山区与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组成领导核心、筹划起义。1850年7月,洪秀全通令会众于秋天赴金田村团营。1851年1月11日举行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每七日礼拜上帝一次,并在所经之处宣讲教义,毁弃偶像。拜上帝教在发动和组织农民起义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后随太平天国失败而消亡。 ☚ 哈里发 拜物教 ☛ 拜上帝会亦称拜上帝教,或谓太平基督教。清代洪秀全用宗教名义创立的农民斗争组织。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一些教义和宗教形式,同冯云山等在广东花县创立(一说未形成组织)。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洪秀全先后在广东花县和广西桂平撰写了《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号召人民奋起击灭“阎罗妖”(实影射清朝皇帝),为实现“共享太平”的理想而斗争。与此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县紫荆山区建立了拜上帝会的基地。三十年(1850)四、五月间,洪秀全通令各地会众于秋天到桂平县金田村团营。是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一说十月初一日)在金田村举义。太平军在其占领区建立了礼拜堂,每七日礼拜上帝一次,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