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林业经营评价
对森林健康状况、森林保护效果、森林经营水平及森林产出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城市林业经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是: 以森林健康为评价目的的原则; 从社会生态和经济方面综合评价森林经营效果的原则; 以可测量和较直观为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是:
❶森林保护。森林火灾和森林病害的发生虽和森林保护不是成直接的线性关系,但完善的保护机制可以降低火灾和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和成灾的程度,因此可以用以下指标考核森林经营保护水平。a.火灾发生程度。以一个森林经理期内火灾发生的频次和过火面积为计量对象。b.病虫害发生程度。以一个森林经理期内病虫害发生的频次和成灾面积为计量对象。c.林政事件发生率。以一个森林经理期内林政事件发生的频次和损失量为计量对象。
❷群落结构。是指群落的所有种类及其个体在空间中的配置状态。包括层片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等。森林的植物群落指标,主要由树种结构、龄组结构、层次结构、郁闭度和公顷株数等组成。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主要特征。因此群落结构评价指标较直观地反映出森林健康程度和森林生长能力,可用于评价森林经营的水平。a. 树种结构。树种结构是指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比例。b.龄组结构。按不同地区不同树种的生长周期,划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不同龄组面积或蓄积的构成,即为森林的龄组结构。c.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是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d.公顷株数。指每公顷林地中所有乔木树种的数量。
❸林地生产力。用以评价林地的生产能力和森林经营的水平。a. 平均胸径。乔木主干离地表面1.3米处的直径,断面畸形时,测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b. 平均公顷蓄积量。每公顷乔木树种的蓄积数量特别是在同等自然条件下,平均胸径和平均公顷蓄积量和森林经营水平的高低成正比。
❹经济评价指标。用以评价森林经营措施的经济效益。a.木制产品。包括采伐强度和经营期内单位面积平均出材量。b. 非木质产品。包括产品种类和经营期内单位面积平均产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