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湖规划
对城市生态水利系统中自然湖和人工湖的空间布局、湖面大小及形态进行的规划。城市内湖在城市生态水利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具有蓄积洪水、调控地表水量、补充地下水等资源性作用,而且具有较大的水环境容量,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局地气候等有重要意义。加强城市内湖规划和建设,是确保城市内湖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
城市自然湖泊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湖泊,主要工作是保持自然湖泊的水面面积和相应水位,禁止围湖造地和水资源的过度利用; 保持或提高湖水水质状况,保持湖水中的营养指标不再超标(氮、磷的含量,叶绿素含量等),确保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的实现; 保护自然湖泊的生物多样性,确保水生动物的活动区域与栖息场所,以及水生植物的生长空间,特别是保持或提高可以适合鱼类生存、适合游泳和其他亲水活动的水质;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入湖量,降低湖中沉积层高度,确保湖泊容量; 保护湖泊周边的自然景观,尽量减少人工建筑物对自然湖泊生态系统的人为破坏和干扰。
城市人工湖建设是城市为增加水面形态,提高水面面积,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城市人工湖规划主要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水面面积比例要求,确定城市人工湖空间布置位置、水面面积和容量大小及平面形态,构建人工湖水生态系统及沿岸景观格局。城市人工湖建设应纳入城市水系之中,湖体应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湖内水体能更新轮换,确保水质达标和水环境优良。根据人工湖的容积大小,规划确定是否具有调蓄洪水功能。当湖体本身不具有调洪作用时,应注意其分洪和排涝出水口,确保洪水不会造成外溢等现象。当湖体具有行洪和蓄洪作用时,应注意洪水期和枯水期水位的变化幅度,两者相差不宜太大,以免造成不利的水景观。具有调洪功能的人工湖宜采用复式岸坡,枯水期湖面较小,为实现人水相亲,在复式平台设休闲游玩场所,满足人们亲水的要求; 洪水期复式平台淹没于水下,形成大水面人工湖,不仅增大了调蓄容量,提高了蓄洪能力,而且避免了突兀的防洪墙建设,改善了水景观环境。各个城市可根据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和美学要求,设计符合城市特点的人工湖平面形态。人工湖规划还要重视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建设内容,实现人工湖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